[实用新型]飞机发动机试车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56254.2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翔龙;任再青;杨小凯;朱丹;韩斐;答宇航;刘建;褚福东;苗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14;G09B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发动机 试车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发动机试车训练装置,包括发动机和安全保护罩,工作台架内部设置有燃油供给机构,工作台架上部设置有发动机、安全保护罩和推力测试机构,安全保护罩罩在发动机上,推力测试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推力传感器,发动机固定在设置在滑轨上上个的固定支架上,且固定支架与推力传感器相连,滑轨设置在工作台架的上部,发动机与发动机控制器连接,发动机控制器与显示屏、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推力传感器连接,输油管路一端与油箱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的输油管路上设置有油泵、关断阀和油滤,油泵与关断阀与发动机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上连接有手柄开关。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不受天气和保障设备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试车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试车是检测飞机发动机性能的一种重要、经常的手段,是航空维修机械专业学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若使用实装飞机进行发动机试车,则有危险性高、耗费大、保障复杂、受天气制约等缺点;若使用模拟试车练习器进行发动机试车训练,则有仿真度不高、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小型涡喷发动机的、进行模拟练习和实装试车之间的过渡训练的飞机发动机试车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机发动机试车训练装置,包括工作台架、发动机、推力测试机构、燃油供给机构和安全保护罩,所述工作台架内部设置有所述燃油供给机构,所述工作台架上部设置有所述发动机、所述安全保护罩和所述推力测试机构,所述安全保护罩罩在所述发动机上,所述推力测试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推力传感器,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滑轨上,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推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架的上部,所述发动机通过双向信号通信链路与发动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与显示屏、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推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发动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处,所述燃油供给机构包括输油管路、油箱、油泵、关断阀和油滤,所述输油管路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油箱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所述输油管路上设置有所述油泵、关断阀和所述油滤,所述油泵与所述关断阀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控制所述发动机上的油门杆的手柄开关。
所述安全保护罩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所述安全保护罩为可拆卸式安全保护罩,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时将所述安全保护罩拆下并放置于所述工作台架内部,所述发动机工作时,使用所述安全保护罩罩住所述发动机。
所述发动机为涡喷发动机,所述控制器内部的采用AT89C52芯片;所述转速传感器的型号为CS-1、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R02005、所述推力传感器的型号为QLW-20。所述油滤通过所述输油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油泵通过所述输油管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油泵与所述油滤之间设置有所述关断阀。
本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小型涡喷发动机的起动、停车和使发动机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并能够进行发动机起动温度、起动时间、停车时间及各状态的转速、排气温度、推力等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测量。
本装置中的涡喷发动机为小型涡喷发动机,小型涡喷发动机是训练装置的核心,也是试车的操作对象,以推力适中、性能可靠的航模用涡喷发动机为基础,利用原有参数传感器或增添相应的参数传感器和接口线路即制作成试车训练用的小型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单片机和控制程序,工作时,采集发动机转速、排气温度及油门杆位置数据,根据控制程序解算后控制发动机供油量,并在显示器上显示采集到的数据。
手柄开关启动油门杆,使其起动发动机并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信链路将油门位置数据传到发动机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6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新型时间同步系统
- 下一篇:传感器模组和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