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6794.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召展;李扬;彭子龙;许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5/24 | 分类号: | B64C25/24;B64C35/00;B60F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方通过折叠连杆组连接有两个浮力支脚,所述浮力支脚连接在折叠连杆组的下端,所述折叠连杆组的上端铰接在机体的下方,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套装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上缠绕安装有钢丝拉绳,所述钢丝拉绳的端部连接在浮力支脚上,当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弧形杆收起时,可用固定弧形杆的底端的陆地支脚支撑底面,当折叠弧形杆放下时,可利用折叠弧形杆下方的浮力支脚支撑无人机体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下落时自由切换,提高无人机的对环境的适应性,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家庭用无人机一般用于在开阔地界拍摄影像。
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存在一些不足:如现有无人机多仅能实现在地面降落,当无人机在高空作业时,由于故障,可能会偶尔迫降在水面上,无人机被水打湿,引起机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方通过折叠连杆组连接有两个浮力支脚,所述浮力支脚连接在折叠连杆组的下端,所述折叠连杆组的上端铰接在机体的下方,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套装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上缠绕安装有钢丝拉绳,所述钢丝拉绳的端部连接在浮力支脚上。
优选的,所述折叠连杆组包括固定弧形杆以及与所述固定弧形杆相互铰接的折叠弧形杆,所述固定弧形杆和折叠弧形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弧形杆_的末端设有陆地支脚,所述固定弧形杆和折叠弧形杆的铰接部位设置在陆地支脚上方的固定弧形杆上。
优选的,所述浮力支脚的底面和侧面均为流线型弧面结构,浮力支脚的内部填充有泡沫。
优选的,所述钢丝拉绳通过安装在机体上的导向轮导向。
优选的,所述折叠连杆组对称分布在所述机体的下方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无人机机体的下方设置了可被动力装置驱动折叠的折叠连杆组,当折叠弧形杆收起时,可用固定弧形杆的底端的陆地支脚支撑底面,当折叠弧形杆放下时,可利用折叠弧形杆下方的浮力支脚支撑无人机体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下落时自由切换,提高无人机的对环境的适应性,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连杆组的折叠弧形杆收起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折叠连杆组;3-浮力支脚;4-双轴电机;5-收线辊;6-钢丝拉绳;7-泡沫;
201-固定弧形杆;202-折叠弧形杆;203-复位弹簧;204-陆地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其可以实现在陆地和水面上着陆。具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6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蓝牙主动降噪多功能的U型枕
- 下一篇:一种山药种植方便采收U型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