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及喷液飞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6969.5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0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虎;柯志武;赵振兴;林原胜;柯汉兵;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68;A01C23/04;A01M7/00;B64D33/10;B60L5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电源 设备 冷却 装置 飞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及喷液飞行设备,该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喷液头以及中空的冷板;冷板与动力电源的发热端相贴合,储液箱通过出液通道与冷板的进液口连通,冷板的出液口通过供液通道与储液箱连通,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给液通道与喷液头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通过液冷技术对动力电源设备进行冷却,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风冷技术无法应对的高热功率冷却需求,冷却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动力电源过热损坏;采用自身携带的药液对发热设备进行冷却,实现药液供给和冷却的双重功能,不额外增加体积和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及喷液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空中物资运输、测绘、安防、信息情报收集、农业药物喷洒、空中表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的飞行作业主要依赖动力电池包提供电能,对其动力电池包进行高效的散热是确保无人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随着无人机功能的增多,其体积和重量也越来越大,动力电源的功率也随之增加,相应的发热问题也愈发严重。
特别地,用于农业药物喷洒或营养液供给的喷药无人机因其需要携带一定量的药液,其体积和重量往往较大,相应的动力系统的功率也较高,发热问题十分严重。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装载10kg药物的喷药无人机,每工作15分钟左右就会因电池包发热问题而被迫降落停机散热,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急需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
针对用于农业药物喷洒或营养液供给的喷药无人机对动力电源高效散热的迫切需求,传统的风冷方案已无法满足其大功率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及喷液飞行设备,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风冷方案已无法满足动力电源的散热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喷液头以及中空的冷板;
所述冷板与动力电源的发热端相贴合,所述储液箱通过出液通道与所述冷板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冷板的出液口通过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给液通道与所述喷液头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冷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多条相间布置的液体流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体流道的形状呈S形,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液体流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供液通道和所述给液通道均与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本体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冷板与所述动力电源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液通道上的水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供液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给液通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液飞行设备,包括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电源设备自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6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