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3858.9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霞;胡启波;刘永;彭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23/04;B65G23/22;B65G1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混凝土 骨料 扬尘 输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输送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沿着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架的上方设有吸尘通道,吸尘通道固定连接于支撑杆远离输送架的一端,吸尘通道的一端封死,另一端呈开口状,吸尘通道朝向输送架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吸尘口,吸尘通道的开口端设有吸尘风机,吸尘风机的进风口与吸尘通道相通,吸尘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远离吸尘风机的一端封死,在送风管道上连通有分支管,分支管上套设有除尘布袋,除尘布袋的顶端通过抱箍箍紧在分支管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扬尘,从而达到环保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物料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骨料输送机是应用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它主要用于将混凝土骨料从一处运输至另一处,在混凝土搅拌站中,常见的输送机为带式输送机。
目前,公告号为CN2081343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骨料输送机,包括机架、尾轮、头轮和皮带,尾轮和头轮与机架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头轮为主动辊,头轮位于机架较高的一端,尾轮位于机架较低的一端,皮带套设在尾轮和头轮之间,尾轮处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两道导槽、张紧螺栓和抵接板,机架包括尾轮支架,尾轮与尾轮支架转动连接,尾轮支架下方一体设置有两道与导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抵接板固接在机架上且位于导槽靠外侧的一端,张紧螺栓穿过抵接板插入导槽内,并且张紧螺栓与滑块螺纹连接。
上述装置虽然通过在尾轮处设置张紧装置,达到了在皮带松弛时能够随时张紧和调偏皮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骨料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会发散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具有吸收扬尘,从而达到环保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着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输送架的上方设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通道固定连接于支撑杆远离输送架的一端,所述吸尘通道的一端封死,另一端呈开口状,所述吸尘通道朝向输送架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吸尘口,所述吸尘通道的开口端设有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的进风口与吸尘通道相通,所述吸尘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远离吸尘风机的一端封死,在送风管道上连通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套设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顶端通过抱箍箍紧在分支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架输送骨料的过程中,吸尘风机处于工作状态,吸尘风机产生的吸引力使得吸尘通道处于负压状态,此时输送架上产生的扬尘被吸入吸尘通道内,扬尘经过吸尘风机的出风口后进入送风管道内,最终通过分支管进入除尘布袋内,实现对扬尘的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尘风机的设置,能够对扬尘进行吸收,从而降低了扬尘的产生,具有吸收扬尘,从而达到环保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尘通道的开口端连通有过滤管道,所述吸尘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过滤管道远离吸尘通道的一端,所述过滤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网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管内的网格板能够对扬尘内的大粒径扬尘进行隔离,以此降低了大粒径扬尘进入吸尘风机内,对吸尘风机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管道的下表面连通有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位于网格板背向吸尘风机的一侧,所述过渡管道连通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侧壁开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内设有启闭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网格板阻挡的扬尘依靠其自身重力下落,下落的扬尘经过卸料口进入储料箱内,以此实现对大粒径扬尘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3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坩埚自动化打磨装置
- 下一篇:碳粉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