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3858.9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霞;胡启波;刘永;彭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23/04;B65G23/22;B65G1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混凝土 骨料 扬尘 输送 机构 | ||
1.一种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沿着输送架(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输送架(1)的上方设有吸尘通道(3),所述吸尘通道(3)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远离输送架(1)的一端,所述吸尘通道(3)的一端封死,另一端呈开口状,所述吸尘通道(3)朝向输送架(1)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吸尘口(31),所述吸尘通道(3)的开口端设有吸尘风机(4),所述吸尘风机(4)的进风口与吸尘通道(3)相通,所述吸尘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有送风管道(5),所述送风管道(5)远离吸尘风机(4)的一端封死,在送风管道(5)上连通有分支管(51),所述分支管(51)上套设有除尘布袋(6),所述除尘布袋(6)的顶端通过抱箍箍紧在分支管(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通道(3)的开口端连通有过滤管道(7),所述吸尘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于过滤管道(7)远离吸尘通道(3)的一端,所述过滤管道(7)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网格板(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道(7)的下表面连通有过渡管道(72),所述过渡管道(72)位于网格板(71)背向吸尘风机(4)的一侧,所述过渡管道(72)连通有储料箱(8),所述储料箱(8)的侧壁开有卸料口(81),所述卸料口(81)内设有启闭门(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通道(3)沿着长度方向分割成若干单元节(32),相邻两个单元节(32)相抵的端面边沿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板(33),互相贴紧的对接板(33)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对接板(33)之间夹紧有密封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通道(3)的开口端设有支撑平台(9),所述支撑平台(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1),所述支撑平台(9)通过支撑腿(91)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吸尘风机(4)连接在支撑平台(9)上,所述支撑平台(9)上开有供分支管(51)穿过的让位孔(92),所述除尘布袋(6)位于支撑平台(9)的下方,其远离支撑平台(9)的一端呈开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布袋(6)远离支撑平台(9)的一端设有出料管道(10),所述除尘布袋(6)远离支撑平台(9)的一端通过抱箍套设在出料管道(10)的一端外,所述出料管道(10)远离除尘布袋(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卸料块(101),所述卸料块(101)上竖向开有与出料管道(10)相通的卸料通道(1011),所述卸料块(101)的一侧开有导向槽(1012),所述导向槽(1012)的深度方向穿过整个卸料通道(1011),所述导向槽(1012)的槽宽大于卸料通道(1011)的直径,所述卸料通道(1011)内插设有可滑移的挡料板(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块(10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条(103),所述导向槽(1012)位于两侧支撑板条(103)之间,所述支撑板条(103)的长度大于卸料块(101)的长度,两侧支撑板条(103)长于卸料快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4),安装板(104)上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105),所述伸缩气缸(105)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挡料板(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混凝土骨料的降扬尘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通道(3)下表面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流板(34),两侧导流板(34)之间呈钝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港松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38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坩埚自动化打磨装置
- 下一篇:碳粉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