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L测试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5232.3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提俊鹏;马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坎德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M11/10;F16M11/18;G01N21/88;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l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行走部包括车体,调节部设置在车体上,检测部设置在调节部上,固定部包括固定气缸和固定杆,固定气缸固定设置在车体上,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固定气缸的伸缩杆上;调节部包括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提升组件固定设置在行走部上,摆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提升组件上,且检测部固定设置在摆动组件的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的结构设置,可通过行走部实现检测部快速到位,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固定部固定车体位置并采用调节部进行检测部的快速调节,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光伏组件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L测试车。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的EL(Electroluminescent)检测是指:通过给光伏板供电,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近红外相机拍摄电池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如隐裂、碎片、虚焊、断栅以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EL检测一般需要将近红外相机固定在一个三角支架上,每检测一块光伏板,需要移动/调整三脚架的位置,此外,由于大多数近红外相机是基于可见光相机改造的,对于近红外波段的响应能力并不是非常高,进而需要长时间(秒级)曝光来拍摄每一块光伏板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因此,需要固定住三脚架不能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EL检测方式,一般情况下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同作业,操作复杂,并且由于每检测一块光伏板时,即需要移动/调整三脚架的位置,因此,在针对4.6MW电站隐形裂纹的检测中,由于光伏板数量较大,也无法做到短时间内对整个电站进行全检操作,从而降低了EL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所述行走部包括车体,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上,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气缸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上;
所述调节部包括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上,所述摆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上,且所述检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组件的端部,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杆、摆动轴、摆动座和牵引组件,所述摆动杆通过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提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可绕所述摆动轴自由转动,所述摆动座固定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摆动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摆动杆连接,所述检测部固定在所述摆动杆的端部,且所述牵引组件在所述摆动杆上的连接点和所述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轴的两侧,通过所述牵引组件带动所述摆动杆绕所述摆动轴转动;
所述检测部包括安装平台、第二旋转组件、EL相机和校准相机,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安装平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上。
较佳的,所述车体设置有至少两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车轮,且相邻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车体内还设置有制动件和制动轴,所述制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制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轴和一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所述制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在一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制动轴和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之间的距离尺寸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尺寸不同,且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坎德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坎德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5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