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9351.8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帆新程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G01R31/38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江苏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容量 检测 用电 切换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连接于放电结构与接电结构之间,所述放电结构形成有正极导电杆以及负极导电杆,所述接电结构形成有正极检测头以及负极检测头,包括依次排列安装于第一绝缘板的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三导电块以及第四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以及第四导电块同时连接于所述负极检测头,所述第二导电块以及第三导电块同时连接于所述正极检测头,所述第一绝缘板固定安装于水平气缸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当待测电池正端子朝前时,水平气缸处于伸出状态,两个竖直气缸处于下压状态即可进行检测;当待测电池负端子朝前时,水平气缸处于缩回状态,两个竖直气缸处于下压状态即可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容量检测,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有些规格电池正端子朝前,有些电池正端子朝后,因为容量检测靠放电方式来实现,放电时必须放电组件正极对应电池正极,放电组件负极对应电池负极。常规方式有两种1、把检测线调换位置,由于检测线通常比较粗调换前后顺序比较困难而且需要检测头与检测线拆除才能更换比较费时费工。2、正负极切换通过直流接触器来实现,由于放电电流比较大通常1000-2000A左右,直流接触器规格比较大而且数量多,占用很大的安装空间而且价格也比较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连接于放电结构与接电结构之间,所述放电结构形成有正极导电杆以及负极导电杆,所述接电结构形成有正极检测头以及负极检测头,包括依次排列安装于第一绝缘板的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三导电块以及第四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以及第四导电块同时连接于所述负极检测头,所述第二导电块以及第三导电块同时连接于所述正极检测头,所述第一绝缘板固定安装于水平气缸的输出端,
所述水平气缸凸伸状态时,所述正极导电杆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块,所述负极导电杆连接于所述第四导电块;
所述水平气缸收缩状态时,所述正极导电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块,所述负极导电杆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电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绝缘板底部形成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气缸推动所述第一绝缘板沿所述水平滑轨滑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正极导电杆与负极导电杆分别连接于放电组件的正负极。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正极导电杆以及负极导电杆共同固定于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通过第一竖直气缸驱动,所述第一竖直气缸驱动所述正极导电杆以及负极导电杆连接电极切换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绝缘板背面形成有第一导杆。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正极检测头以及负极检测头共同固定于第三绝缘板,所述第三绝缘板通过第二竖直气缸驱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三绝缘板背面形成有第二导杆。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容量检测用电极切换装置中,所述接电结构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输送待检测电池,所述第二竖直气缸驱动所述正极检测头以及负极检测头连接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两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待测电池正端子朝前时,水平气缸处于伸出状态,两个竖直气缸处于下压状态即可进行检测;当待测电池负端子朝前时,水平气缸处于缩回状态,两个竖直气缸处于下压状态即可进行检测;整个切换过程通过电控箱面板上切换旋钮来控制气缸电池阀的动作,操作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帆新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帆新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9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