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减震型电子电气控制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4717.2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戚海永;杨海南;黄培;李姗姗;陈宇;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减震 电子 电气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减震型电子电气控制柜,涉及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隔震橡胶支座、外围架体、下减震组件、上减震组件和控制柜本体,隔震橡胶支座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外围架体固定在隔震橡胶支座的顶部,下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围架体的内部下端,上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围架体的内部上端,控制柜本体固定在上减震组件的顶部;下减震组件包括下滚轴、下支撑板和下导向板;上减震组件包括上滚轴、上支撑板和上导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隔震橡胶支座进行初步的隔震,通过下减震组件和上减震组件实现滑移隔震,通过下弹性阻尼器和上弹性阻尼器进行耗能减震,多种隔震减震措施相结合,大大提高控制柜本体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减震型电子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列车车载设备是列车控制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的是实现列车安全行驶、实时反馈线路状态,列车车载设备均安装在专用的控制柜内,但是现有的车载电子电气控制柜减震措施单一,减震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减震型电子电气控制柜,通过隔震橡胶支座进行初步的隔震,通过下减震组件和上减震组件实现滑移隔震,通过下弹性阻尼器和上弹性阻尼器进行耗能减震,解决了现有的车载电子电气控制柜减震措施单一,减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载减震型电子电气控制柜,包括底座、隔震橡胶支座、外围架体、下减震组件、上减震组件和控制柜本体,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外围架体固定在隔震橡胶支座的顶部,所述下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围架体的内部下端,所述上减震组件设置在外围架体的内部上端,所述控制柜本体固定在上减震组件的顶部;
所述外围架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中间凹槽和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在中间凹槽的四周,所述外围架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下端均设置有下弹性阻尼器,所述外围架体前后两侧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上弹性阻尼器,所述下弹性阻尼器和上弹性阻尼器上均套设有内减震弹簧和外减震弹簧,所述内减震弹簧设置在中间凹槽内,所述外减震弹簧设置在环形槽内;
所述下减震组件包括下滚轴、下支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下滚轴滚动设置在外围架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下支撑板放置在下滚轴上,所述下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下通槽,所述下通槽内固定有下导轨,所述下导向板的中部穿过下通槽且与下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下导向板的两端均固定在外围架体的内部底面上;
所述上减震组件包括上滚轴、上支撑板和上导向板,所述上滚轴滚动设置在下支撑板的顶面上,所述上支撑板放置在上滚轴上,所述上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上通槽,所述上通槽内固定有上导轨,所述上导向板的中部穿过上通槽且与上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上导向板的两端亦均固定在外围架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定位槽,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底端固定在安装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震橡胶支座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呈点阵状均匀设置在底座与外围架体之间,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包括橡胶、铅芯和钢片,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下弹性阻尼器与下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弹性阻尼器与上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弹性阻尼器和上弹性阻尼器均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下弹性阻尼器对称设置在外围架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下端,六个所述上弹性阻尼器对称设置在外围架体前后两侧的内壁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穿套管绕线包胶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接电的电子电气控制设备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