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4717.4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洵阳;董亮;林浩佳;陆庆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G05D11/13;C01B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陈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共和社区新和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氦检机 氦气 回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氦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其包括回收管路、调压管路、补气管路及浓度仪。回收管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需回收的氦气,且回收管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罐、压缩机及第一开关阀;调压管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均与回收管路连接,且第二输入端连接于压缩机与第一开关阀之间,第二输出端连接于集气罐的上游,调压管路还包括第二开关阀;补气管路包括第三输入端及第三输出端,第三输入端用于输入高浓度的氦气,第三输出端与调压管路或回收管路连接,并位于集气罐的上游,且补气管路还包括第三开关阀;浓度仪用于检测压缩机下游的氦气的浓度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氦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设备都使用到氦气,例如氦检机。氦检机能够对来料,如未注液的电芯,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然而,市面上现有的氦检机没有氦气回收功能,检测中使用的氦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中,没有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且,在进行密封性检测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氦气,氦气不足时需要停机或更换氦气瓶,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氦检机的氦气无法回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包括:
回收管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需回收的氦气,且所述回收管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罐、压缩机及第一开关阀;
调压管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与所述回收管路连接,且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开关阀之间,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集气罐的上游,所述调压管路还包括第二开关阀;
补气管路,包括第三输入端及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用于输入高浓度的氦气,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或所述回收管路连接,并位于所述集气罐的上游,且所述补气管路还包括第三开关阀;及
浓度仪,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下游的氦气的浓度值;
所述浓度值达到预设值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及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所述浓度值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及所述第三开关阀打开。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工作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及第三开关阀打开,需回收的氦气及高浓度的氦气输入至回收管路的集气罐内混合,高浓度的氦气能够快速提升集气罐内氦气的浓度值,集气罐输出的氦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进一步提升浓度值。同时,浓度仪持续检测压缩机下游的氦气的浓度值。浓度值低于预设值时,压缩后的氦气再次回到集气罐内,且高浓度的氦气继续输入至集气罐内,混合后的氦气再经压缩机压缩。如此循环,直至浓度值达到预设值。此时,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及第三开关阀关闭,浓度合格的氦气由第一输出端输出,完成氦气回收,并确保只有浓度值达到预设值的氦气才能从回收管路输出,避免因使用浓度值不达标的氦气对氦检机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氦检机的氦气回收机构的管路图。
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4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