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纳装置以及汽车后备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1372.7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玲 |
| 主分类号: | B60R7/02 | 分类号: | B60R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 地址: | 5130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装置 以及 汽车 后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装置以及后备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收纳装置本体的相邻两个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相邻两个侧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凹陷部内设置有用于将凹陷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分隔板;收纳装置本体卡置在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内,且收纳装置本体与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的形状相适配。效果:其一,可以充分利用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将本申请的收纳装置设置在后备箱容纳腔内,使后备箱容纳腔形成一可用于收纳的容纳空间。其二,本申请的收纳装置可以将后备箱容纳腔和其下方的延展腔分割成多个实用的收纳空间。其三,本申请通过收容盒翻出和收纳在第一腔体内使物品不易由于汽车颠簸导致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收纳装置以及汽车后备箱。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细节的设计,而对于汽车后备箱的设计,每个汽车公司都有会自己独特的设计。但各个汽车公司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后备箱可容纳的空间更大,可放置小物品的地方更多,在后备箱受到汽车外形而限制了空间大小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改变汽车内部结构,使后备箱增加可以容纳物品的容纳腔。
例如凯迪拉克CT5,在原车的后备箱内壁两侧位置凹陷形成两个独立的容纳腔,然后在容纳腔正下方开设一个延展腔,可用于放置医疗箱、灭火器、修车工具等,可谓在汽车行业最具特色和最广泛的汽车后备箱设计之一。
但受限于汽车钢材,该容纳腔和延展腔不能做出太多的变化,仅仅为凹陷的空间,使该容纳腔和延展腔无法充分变成一个真正实用的储存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装置以及汽车后备箱,具有可将后备箱容纳腔和延展腔转换成实用的收纳空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收纳装置,应用于汽车后备箱,包括收纳装置本体,所述收纳装置本体的相邻两个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相邻两个侧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凹陷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腔体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位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腔体具有开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收纳装置本体卡置在所述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内,且所述收纳装置本体与所述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侧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向外翻出的第一翻边;在所述第二侧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向下翻出的用于与所述汽车后备箱的容纳腔卡接的第二翻边。
可选的,在所述收纳装置本体内还设置有收容盒、及控制所述收容盒翻出到收纳装置本体外或收纳在收纳装置本体内的连接组件。
可选的,在所述收纳装置本体的相对两侧面之间还设置有轴销,所述轴销贯穿收容盒。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外框和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外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止挡件设置在第一外框内、且所述第一止挡件与第一外框形成环形槽;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环形槽内往复运动以使所述收容盒翻出到收纳装置本体外或收纳在收纳装置本体内的第一卡合钩;所述第一卡合钩铰接在所述收容盒的外壁、且卡设在所述第一外框与第一止挡件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环形槽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环形槽远离第一侧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收容盒处于翻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合钩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收容盒处于收纳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合钩限位在第二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框上,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件上。
可选的,所述环形槽包括:首尾对应相连通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头部连通处;在所述第一止挡件上设置有用于使处于第一限位部中的第一卡合钩始终沿第一滑道前进的第一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玲,未经林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