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0850.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申加伟;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油路和第二循环油路,第一循环油路由油底壳、主机油泵、第一滤芯、增压器以及油底壳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循环油路由油底壳、电动机油泵、第一滤芯、增压器以及油底壳依次连通形成,其中,第一滤芯具有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第一滤芯的第一进油口与主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二进油口与电动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增压器的进油口连通。通过将第一滤芯的设置,使得由基础发动机向混合动力开发时,增压器进油端及其供油油路滤芯保持不变,仅接入电动机油泵及其管路即可,无需大的设计改动,提升了配置的通用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因其油耗低、污染小等优势成为目前车辆的发展趋势,在由基础发动机驱动向混合动力驱动变形开发时,因电动机油泵的引入,发动机润滑系统需要较大的改动,开发成本较高。另外,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滤清器滤材的选择按照最苛刻摩擦副的需求执行,对其他部件而言属于过设计,性价比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由基础发动机驱动向混合动力驱动变形开发时,开发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由基础发动机驱动向混合动力驱动变形开发时,开发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油路和第二循环油路,所述第一循环油路由油底壳、主机油泵、第一滤芯、增压器以及所述油底壳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循环油路由所述油底壳、电动机油泵、所述第一滤芯、所述增压器以及所述油底壳依次连通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滤芯具有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所述第一滤芯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主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电动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油口与所述增压器的进油口连通。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油泵与所述第一滤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由所述主机油泵向所述第一滤芯单向导通。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油泵与所述第一滤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被配置为由所述电动机油泵向所述第一滤芯单向导通。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芯为滤清器的组成部分,所述滤清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滤芯并联的第二滤芯,所述主机油泵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滤芯的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滤芯的进油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出油口与主油道连通。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芯为精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粗滤芯。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底壳与所述主机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滤器。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底壳与所述电动机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滤器。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油泵的出油口设置有机油冷却器。
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0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