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135.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伟娟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悬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悬架主体,所述悬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车架固定卡,所述车架固定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车架限位销,所述悬架主体的底部一侧设有纵臂支架,所述纵臂支架和悬架主体之间设有主加强筋,所述纵臂支架的两端贯穿开设有纵臂销柱,所述悬架主体的顶部设有避震固定端,所述避震固定端的一侧和悬架主体之间设有副加强筋,所述悬架主体的另一侧垂直设有支臂固定头,所述悬架主体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前桥支架,避震固定端采用圆形底部增加矩形的截面通孔,提高避震的安装的稳定性,减少螺栓等固定件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组装的稳定性,简化结构,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
背景技术
根据申请号为CN206953923U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包括有塔顶和塔身,顶上分别设有减震器上端连接孔和附件安装孔,塔顶上具有塔顶加强筋,塔顶的下边沿设有工艺孔;塔身的上部设有铝型材搭接槽,塔身上在铝型材搭接槽的下方具有型材搭接槽加强筋,塔身的中部呈板状且具有塔身加强筋,塔身的两侧分别具有塔身加强结构,塔身加强结构的后侧设有凹槽,凹槽内具有X形内部加强筋,塔身加强结构的上部具有上控制臂连接结构,塔身的底部设有前纵梁连接部位。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安装前悬架减震器上端,这种独立的前悬架塔能够增加与前减震器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上述专利解决汽车行驶舒适性的问题,但是并未实现避震系统的简化,按照上述专利以及现有技术使用,避震系统连接位置需要大量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成本较高,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包括悬架主体,所述悬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车架固定卡,所述车架固定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车架限位销,所述悬架主体的底部一侧设有纵臂支架,所述纵臂支架和悬架主体之间设有主加强筋,所述纵臂支架的两端贯穿开设有纵臂销柱,所述悬架主体的顶部设有避震固定端,所述避震固定端的一侧和悬架主体之间设有副加强筋,所述悬架主体的另一侧垂直设有支臂固定头,所述悬架主体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前桥支架。
优选的,所述避震固定端的内腔为圆形且底部贯穿开设有矩形凹槽,且避震固定端的内腔通孔截面边缘均磨圆处理,并且避震固定端的内腔表面涂覆有固体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车架固定卡为双爪卡子,且车架固定卡的内侧拐角位置开设为圆角,圆角半径为两侧车架固定卡间距的三分之一,并且车架固定卡的边缘开设有45°等腰直角。
优选的,所述前桥支架的内腔表面涂覆有润滑油,且前桥支架的内腔热熔嵌合有双列辊子轴承,且前桥支架的内壁表面淬火渗碳处理。
优选的,所述纵臂支架和悬架主体之间一体浇铸成形,并且纵臂支架的表面涂覆有防锈清漆。
优选的,所述支臂固定头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并且支臂固定头中部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内螺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避震固定端采用圆形底部增加矩形的截面通孔,提高避震的安装的稳定性,减少螺栓等固定件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组装的稳定性,简化结构,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等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视图。
图例说明:
1、悬架主体;2、主加强筋;3、纵臂支架;4、纵臂销柱;5、车架固定卡;6、车架限位销;7、前桥支架;8、副加强筋;9、避震固定端;10、支臂固定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伟娟,未经马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微晶粉高精度定量颗粒分装装置
- 下一篇:营养微晶粉高效自动配料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