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车载抛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4966.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秦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蜀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6;B24C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赵何婷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车载 抛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车载抛丸机,包括抛丸系统、驾驶系统和除尘系统,所述抛丸系统包括安装架、主抛丸单元以及至少一组侧抛丸单元,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板、用于连接主抛丸单元并能使主抛丸单元前端上翘或下垂的主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侧抛丸单元并能使侧抛丸单元前端上翘或下垂的侧连接件,所述连接板与驾驶系统一侧相连,所述主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板与主抛丸单元之间,所述侧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板与侧抛丸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侧抛丸单元,侧抛丸单元与主抛丸单元之间的组合至少大于整机的宽度,即能对靠近墙面或墙角处的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同时进一步增大了单次可处理表面的宽度,更加提高了整个表面处理作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抛丸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车载抛丸机。
背景技术
在车载式抛丸机领域中,我国暂处于技术广泛应用的空缺阶段,而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31047618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驾驶室抛丸机,它作为一种带有行走系统的大型抛丸处理设备,虽然可以应对大型建筑体的大面积表面高效抛丸处理作业,但是该驾驶式抛丸机中的前侧抛丸处理单元采用了可横移式的设计,以达到可以横向调整抛丸处理位置的目的。而我们在实际作业中发现,此横移式设计几乎没有实际操作意义,并且由于此设计,导致了整机不能处理靠近墙面或墙角位置处的表面(处理面与墙面之间始终留有较大距离,否则整机的驾驶及动力单元过于贴靠墙面而容易造成侧翻等安全隐患),使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为解决目前大型车载式抛丸机不能处理靠近墙面或墙角位置处的缺陷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车载抛丸机,用以解决目前大型车载式抛丸机不能处理靠近墙面或墙角位置处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式车载抛丸机,包括抛丸系统、驾驶系统和除尘系统,所述抛丸系统包括安装架、主抛丸单元以及至少一组侧抛丸单元,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板、用于连接主抛丸单元并能使主抛丸单元前端上翘或下垂的主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侧抛丸单元并能使侧抛丸单元前端上翘或下垂的侧连接件,所述连接板与驾驶系统一侧相连,所述主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板与主抛丸单元之间,所述侧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板与侧抛丸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横轴、与主横轴固定连接的两根主连接臂以及与主横轴相连的至少一组第一动力组件,两根主连接臂分别与主抛丸单元两侧固定连接,第一动力组件的固定端安装在连接板上,第一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主横轴固定连接并能使主横轴上下摆动,所述侧连接件包括侧横轴、至少一根侧连接臂以及至少一组第二动力组件,至少一根侧连接臂均连接在侧抛丸单元与侧横轴之间,第二动力组件的固定端安装在连接板上,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侧横轴固定连接并能使侧横轴上下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均包括伸缩油缸以及连接在伸缩油缸活塞杆上的弯臂,弯臂一端与伸缩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铰接,第一动力组件的弯臂中部固定在主横轴上,第二动力组件的弯臂中部固定在侧横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抛丸单元包括抛丸室、反弹仓和分离仓,分离仓连接在抛丸室与反弹仓上端口之间,所述分离仓内设置有多级减速仓和风力调整仓,多级减速仓位于反弹仓与风力调整仓之间,且多级减速仓包括用于给反弹仓内出射的丸流进行减速的第一减速组件和第二减速组件,第一减速组件连接在反弹仓出射口与第二减速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速组件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块减速板,所述基板连接在反弹仓出射口处的外壁上并用于对丸料进行导流,至少一块减速板排列在基板与第二减速组件之间,与基板相连的首块减速板靠近基板的一侧位于该基板导流方向的外侧,首块减速板远离基板的一侧位于该基板导流方向的内侧,相邻减速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与首块减速板和基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地,首块减速板与基板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部之间以及相邻减速板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部之间均形成有调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蜀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蜀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4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丸料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够倒出剩余残留墨水的墨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