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及轨道交通地铁站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4739.4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冬;张建明;李成亮;刘习超;柯尉;王华兵;罗会平;徐军林;周兵;余行;张波;毛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物业 开发 接口 结构 轨道交通 站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包括用于搁置车站顶板的搁置梁、可与既有框架柱连接的接口柱以及可与车站中板连接的接口底梁,所述接口柱有两个,所述搁置梁坐落于两个所述接口柱的顶部,两个所述接口柱均坐落在所述接口底梁上,所述搁置梁具有供物业开发顶板接入的安置位,所述接口底梁具有供物业开发底板接入的安装位。还包括一种轨道交通地铁站台,包括既有框架柱、车站顶板、车站中板、物业开发顶板以及物业开发底板以及上述的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搁置梁、接口柱以及接口底梁三者的配合,解决了地铁车站中的车站顶板和车站中板,以及物业开发中的物业开发顶板和物业开发底板的安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空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以及轨道交通地铁站台。
背景技术
为实现地铁运营的综合效益,通常在地铁车站周边进行物业开发,并接入车站站厅层。然而,由于物业开发项目规划及建设速度晚于车站,且车站施工时物业开发项目不能得到足够重视,事先未预留接口或者接口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的案例时有发生,需要对接口进行改造,方可满足建筑功能及结构受力要求。
对于车站与物业开发接口框架已预留但不满足受力要求的接口改造,通常采用在框架内重新浇筑倒“U”型梁柱体系,对接口进行支撑加固;或者将既有顶板凿除,留钢筋,重新浇筑上部受力梁;也可以在车站顶板位置植筋补做框架梁。然而,以上所述措施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①框架内重新做倒“U”型梁柱体系,对接口进行支撑加固,该措施需要在原框架内部再做梁柱结构,侵占部分接口宽度,难以满足疏散宽度或者对管线造成阻挡,且协调困难,费时费力;②凿除接口部分地铁车站顶板,钢筋保留,重新做框架梁,此方法工程量大,对车站影响较大,需要清除车站顶板以上覆土,封锁交通,通常不具备施工条件;③在车站顶板上植筋并浇筑框架梁,该方法也需要对顶板以上覆土进行卸载,且由于新做梁体与既有框架结构仅通过植筋连接,受力性能难以得到保证,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均不能在安全可靠和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以较小的代价和对车站较小的扰动解决车站与物业开发接口改造的受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以及轨道交通地铁站台,稳定可靠,不占用车站既有出入口框架宽度,无需对车站上方土体进行卸载,不用对车站内部装修造成影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车站顶板的扰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接口结构,包括用于搁置车站顶板的搁置梁、可与既有框架柱连接的接口柱以及可与车站中板连接的接口底梁,所述接口柱有两个,所述搁置梁坐落于两个所述接口柱的顶部,两个所述接口柱均坐落在所述接口底梁上,所述搁置梁具有供物业开发顶板接入的安置位,所述接口底梁具有供物业开发底板接入的安装位。
进一步,所述搁置梁为L型梁,所述L型梁的水平段坐落于两个所述接口柱的顶部,且所述L型梁的水平段的上表面为搁置所述车站顶板的搁置面,供所述物业开发顶板接入的安置位设于所述L型梁的水平段处。
进一步,所述L型梁具有若干受力钢筋,且所述L型梁的水平段的上表面处的受力钢筋的数量、水平段的下表面处的受力钢筋的数量以及竖直段的上表面处的受力钢筋的数量均多于其他几个部位的受力钢筋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的长度在600~800mm之间,厚度在900~110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接口底梁设有可与车站中板连接的预留钢筋。
进一步,所述接口底梁还设有预留钢筋接驳器。
进一步,所述接口底梁和两个所述接口柱也均具有若干受力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4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变焦模塑眼镜3D复印智能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调整阻力的健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