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铝防撞梁结构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2045.7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3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庆;章小杰;李浩;刘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铝防撞梁 结构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铝防撞梁结构及汽车,钢铝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总成、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所述防撞梁总成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之间;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至少一根铝合金梁和至少两根钢管,所述铝合金梁包括安装通道、铝板主体和翻边结构,所述铝板主体由多个铝板层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通道为所述铝板层包覆形成,所述铝板层之间铆接固定,所述钢管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铝板主体与所述翻边结构一体成型,所述翻边结构位于所述铝板主体两端,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车门内板自冲铆接。本实用新型结合了钢管良好的抗拉强度和铝板可铆接的特点,在保证侧碰强度的同时,实现防撞梁的自冲铆接,连接牢固,安装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铝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门防撞梁是用于加强车身侧门的结构,提升侧碰时车门的防撞能力,从而提升驾乘人员的安全性。目前铝制车门防撞梁主要采用帽形的热成型钢防撞梁和铝挤出防撞梁,此两种防撞梁在安装时均与铝内板进行螺栓连接,而采用螺栓连接生产效率较低;虽然铝挤出防撞梁在轻量化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同截面大小的铝挤出防撞梁在强度上低于高强度钢板,其用于连接的孔需要机加工,生产效率低;且受成本高的限制,很难大规模的应用。因此,需要一种牢固可靠,成本低廉,同时又能快速生产的新型的防撞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铝防撞梁结构,结合了钢管良好的强度和铝板可铆接的特点,牢固可靠,成本低廉,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铝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总成、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所述防撞梁总成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之间;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至少一根铝合金梁和至少两根钢管,所述铝合金梁包括安装通道、铝板主体和翻边结构,所述铝板主体由多个铝板层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通道为所述铝板层包覆形成,所述铝板层之间铆接固定,所述钢管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铝板主体具有多个铆接部,多个所述铆接部与所述安装通道平行设置;所述铝板主体与所述翻边结构一体成型,所述翻边结构位于所述铝合金梁两端,所述翻边结构具有多个内板接头,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车门内板自冲铆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总成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下侧,所述防撞梁总成与所述车门内板前侧的连接处高于所述防撞梁总成与所述车门内板后侧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为两根,所述钢管的直径小于30mm。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梁为一根,所述铝板主体的横截面为两个圆形相连的形状,所述安装通道位于所述铝板主体的两侧,所述铆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部为三层铝板相叠加的结构,所述铆接部的三层铝板自冲铆接。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梁为两根,两根所述铝合金梁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通道之间为中空结构,所述铝板主体在所述安装通道的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部位于两条所述安装通道的外侧,所述铆接部的两层铝板自冲铆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的外表面通过结构胶与所述安装通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钢铝防撞梁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钢铝防撞梁结构结合了钢管良好的抗拉强度与铝板可铆接的特点,在保证侧面碰撞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防撞梁总成与内板自冲铆接,牢固可靠,无需预先打孔,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2、铝挤出防撞梁和热成型钢帽形防撞梁的Y向截面尺寸一般大于30mm。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尺寸为直径小于30mm,因此所述钢铝防撞梁结构Y向所占空间小,可以提高车门内部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