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散热片、发动机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9485.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钊;马东岭;宋崇;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0 | 分类号: | F28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散热片 发动机 工程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散热片、发动机及工程机械。所述减振器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安装于所述减振器;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凸出设置于所述散热片本体的外侧,所述散热通道的中心轴线位于以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以供所述减振器旋转时气流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流动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散热片能够提升扭振减振器的散热能力,充分发挥其散热性能,以增强其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散热片、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硅油扭振减振器是装在发动机的曲轴前端轮系,且用以产生阻尼力矩或反力矩以降低曲轴扭转振动振幅的部件。发动机的硅油扭振减振器一般常用粘液摩擦式减振器,曲轴的振动能量被硅油扭振减振器里硅油的内摩擦阻尼吸收,使扭振逐渐消减,其主要优点是减振性能良好,质量和容积均比较小,其缺点是硅油散热较差,容易温升而降低粘度,从而减弱对曲轴的扭振衰减作用。
由于发动机的曲轴前端轮系上安装的扭振减振器存在较大结构差异,例如某型号的发动机平台上,包括2-3个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发动机的排量不同,导致发动机的前端轮系设计也无法保持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进而导致发动机的曲轴前端轮系的零部件数量成倍增加,不仅影响产品外观、可靠性,设计成本也将大幅增加,降低产品综合竞争力。
现有的扭振减振器散热片,如专利“ZL201520289637”中提供的减振散热片的结构,此种结构中,减振器散热片包括安装在减振器上的散热片本体,散热片本体上环设有多个片体,片体的两端部分别与散热片本体固定连接,片体内表面与散热片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大致呈拱形结构。上述扭振减振器散热片中由片体形成的拱形散热通道的方向沿减振器的径向设置,不利于充分发挥散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散热片,能够提升扭振减振器的散热能力,充分发挥其散热性能,以增强其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利用上述减振器散热片对减振器进行快速散热,从而保证减振器对发动机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应用上述发动机,发动机的减振效果好,从而保证工程机械的工作平稳性,同时,降低工作机械的噪声。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减振器散热片,包括:
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安装于所述减振器;
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凸出设置于所述散热片本体的外侧,所述散热通道的中心轴线位于以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
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以供所述减振器旋转时气流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流动而散热。
作为优选地,每个同心圆上排布有多个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片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圈呈同心圆设置的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地,同一同心圆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通道之间间距对应的夹角为第一角度α,所述第一角度α的范围为5°≤α≤15°。
作为优选地,每个所述散热通道沿圆周方向的延伸对应的圆心角为第二角度β,所述第二角度β的范围为10°≤β≤25°。
作为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第二角度β范围内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同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R不小于2mm。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片本体一体冲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9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型风衣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随行恒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