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5016.8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治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蒋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歧管 | ||
本案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连接气体腔室的分支气道,气体腔室内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对面。本案通过在分支气道入口对面增加导流结构,对气体具有导流作用,减少涡流产生,更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进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的部分上壁与分支气道的部分下壁为同一壳体,减少材料的同时增大气体腔室体积,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入口处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连接,增大分支气道进气口,更有利于气流进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利于气流进入的进气歧管,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 。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歧管用于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一般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和将气体腔室内气体分流到各个气缸的分支气道。如果气体腔室和分支气道的形状设计不合理以及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的连接方式不够顺畅,这样,就会存在以下不足:1.气流从气体腔室分流到分支气道时会产生涡流,造成气体能量的损失;2.进入各分支气道的气体流量均匀性较差,从而导致进气歧管工作不够稳定,进一步引起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的进气歧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连接气体腔室的分支气道,气体腔室内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对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采用共壁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处安装有消音导流网板,消音导流网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截面积为1145 mm²~1465mm²。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进气歧管上具有用于连接节气门的法兰面、用于连接缸盖的法兰面、气体管接头。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附近具有EGR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导流结构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底面的过渡圆角为60~120 。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导流结构具有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α=80°~120°,所述导流结构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侧面的倾斜角度θ=20°~40°。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进气歧管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气体腔室的最低点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气道入口对面增加导流结构,对气体具有导流作用,减少涡流产生,更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进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的部分上壁与分支气道的部分下壁为同一壳体,减少材料的同时增大气体腔室体积,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使得气体流量均匀性好,从而保证进气歧管工作稳定;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入口处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连接,增大分支气道进气口,更有利于气流进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背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5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香化合物精馏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室内打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