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本振多注入方式的三极管混频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4068.3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凌云;余则霖;金伟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6 | 分类号: | H03D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入 方式 三极管 混频 实验 装置 | ||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本振多注入方式的三极管混频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本振信号发生器模块,射极跟随器模块和混频器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振多注入方式的三极管混频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本振信号发生器模块包括BG1晶体及外围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振多注入方式的三极管混频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射极跟随器模块包括BG2,用于调整BG2射极电位器W1中心点的位置,从而调整本振输出电压幅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振多注入方式的三极管混频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混频器模块包括三极管混频管BG3和外围元件中周滤波器B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4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