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插入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0203.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9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爱思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导线 端子 插入 导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插入导向机构,包括导线线夹;塑壳固定型腔;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及移动滑轨,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及塑壳固定型腔安装在移动滑轨上,导线线夹将压接好端子的导线夹持,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及塑壳固定型腔同步向前运动,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的导向针穿过塑壳固定型腔的塑壳的中心孔入导线上的端子孔,端子被导向针引导定位,塑壳固定型腔及导线针移动检测模组继续同步向前移动,将压接好的导线穿入塑壳,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导向针运动行程到位,导向针检测移动模组退出塑壳,此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将繁杂的人工操转化为设备加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装配设备,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插入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新月异,新能源汽车高压导线的使用量也随之扩大。新能源汽车导线的连接器包括端子、防水栓、屏蔽环等附件,需要将压接好的端子插入塑壳内。导线压接端子后,导线内残存压接应力,端子在导线上为非刚性扭曲状态,连接器塑壳中心孔大多内置弹簧片及端子止退结构,端子插入过程会遇到阻力。目前连接器的装配都是手工操作,将压接好的导线分别穿入塑壳孔内,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操作简便的双线定位导向后插入塑壳机构,可以连接自动化设备自动加工,填补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导线自动化插塑壳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插入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模组;塑壳固定型腔;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及移动滑轨6,所述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及塑壳固定型腔安装在移动滑轨6上,所述线夹模组将压接好端子的导线夹持,塑壳固定型腔内设有塑壳;
所述线夹模组包含左夹瓣1,辅助夹瓣2,右夹瓣3,辅助夹瓣2设置在左夹瓣1和右夹瓣3之间,两个夹瓣将两根导线分别夹持,所述塑壳固定型腔包括塑壳型腔4、塑壳压块5,所述塑壳型腔4上设有塑壳401,塑壳401内设有内孔,所述塑壳压块5安装在塑壳型腔4的上方,所述塑壳压块5将塑壳401压紧在塑壳型腔4上,导线的中心距与塑壳内孔中线距一致,导线被夹持后在塑壳型腔前固定不动;
所述导向针移动检测模组包括导向针7,所述导向针7安装在夹块8上,夹块8安装在微型直线导轨15上,夹块8的另一端连接触发杆10,触发杆10安装在支架13上,弹簧9穿过触发杆10并卡在夹块8与支架13之间,使导向针7在弹簧9的作用下沿微型直线导轨15方向形成推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塑壳型腔4安装在移动滑轨6上,塑壳型腔4带动固定后的塑壳401沿移动滑轨6向线夹模组移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微型直线导轨15装在支座14上,支座14安装在移动滑轨6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触发杆10后侧安装传感器1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传感器11安装在传感器支架12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触发杆10后侧安装传感器支架12并与支座1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触发传感器11通过电线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线夹模组内左夹瓣1,辅助夹瓣2和右夹瓣3夹持导线部位滚花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将繁杂的人工操转化为设备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插入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夹模组和塑壳固定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爱思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爱思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0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端子装配到位后拉脱检测装置
- 下一篇:板对板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