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08480.6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兴剑;唐晓天;向茂源;罗宇勤;康根平;马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兴剑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00;E06B7/28;E05C9/04;E21F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盾构 隧道 联络 通道 安全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门框上,且门板与门框焊接在连接法兰上,连接法兰通过膨胀钉固定在隧道上;回字形的密封垫通过螺栓固定在门框上,且密封垫上加工有倒角;支撑机构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门把手。在滑动门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轴与花形限位块,在连接轴上设置有弹性连接的凸轮,在凸轮上设置有花形的凹槽,在凸轮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连接的扇形限位座B,与对比文件相比,当滑动门关闭时,向外拽动手柄并转动,此时凸轮挤压夹紧块向外扩张挤压滑动门,使滑动门能够更好的夹紧密封,花形限位块与凸轮相配合便于任意角度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隧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交通隧道指的就是地铁,地铁是在地下移动,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是连通两条并行地铁盾构隧道的联系通道,需要在通道上加一道安全门防涌水、涌砂等紧急事故。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920288899.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所述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包括连接法兰、前门框、滑门,安装在联络通道两侧盾构隧道侧壁上的,连接法兰底端设置有水平的门框安装平台,前门框底部安装在门框安装平台上,前门框外侧四周分别通过上门框、侧门板及下门框与连接法兰安装连接,侧门板两侧分别通过加劲板与连接法兰连接加固,前门框内侧面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溜槽和下溜槽,滑门顶部与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上溜槽和下溜槽内。
基于对专利号的搜索,该专利虽然通过滑动连接的安全门,解决了在发生涌水、涌砂等紧急事故时,关闭安全门能极大的减弱了这些事故对已建成的地铁盾构隧道造成的影响的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安全门在滑动过程中为了滑动流畅,安全门与滑轨之间会产生一段间隙,会产生晃动的现象,当发生涌水、涌砂时重力会集中在销轴上,销轴长时间压迫容易断裂,而且安全门的底部没有销轴进行固定,销轴固定比较麻烦,降级了安全门的密封效果;底部的滑轨容易落入沙石,在安全门滑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在滑动时会不流畅。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以解决安全门在滑动过程中为了滑动流畅,安全门与滑轨之间会产生一段间隙,会产生晃动的现象,当发生涌水、涌砂时重力会集中在销轴上,销轴长时间压迫容易断裂,而且安全门的底部没有销轴进行固定,销轴固定比较麻烦,降级了安全门的密封效果;底部的滑轨容易落入沙石,在安全门滑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在滑动时会不流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门框上,且门板与门框焊接在连接法兰上,连接法兰通过膨胀钉固定在隧道上;回字形的所述密封垫通过螺栓固定在门框上,且密封垫上加工有倒角;所述支撑机构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门把手;所述滑动机构上安装有一组夹紧机构,且夹紧机构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手柄,手柄上套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机构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报警机构,且报警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电池。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滑轨A、滑轨B和弹性件,所述滑轨A与滑轨B对称焊接在门框上,且滑轨A与滑轨B滑动连接有两组弹性件,滑轨B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滚轮;所述滑轨B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孔,且滑轨B上焊接有一个矩形的防尘板;滑轨B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矩形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兴剑,未经廖兴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8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