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环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1918.8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国;张健;杨国庆;王亮亮;吴凯;胡志鹏;国杰;高杨;胡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B66C11/04;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环吊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环吊具,属于冶金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辊环吊具包括:电动葫芦;挂钩,其一端与电动葫芦连接;夹取装置,其与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抓手,其包括至少两个抓指,每个抓指的一端与第三移动臂和第四移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每个抓指呈弧形;拉杆,其一端连接于第二铰接点处,对拉杆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允许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辊环在运送安装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人员易损伤且辊环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辊环吊具。
背景技术
辊环是属于型材轧辊辊身上轧槽之间或轧槽以外的部分。根据辊环在轧辊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端辊环和中间辊环两种。在线材生产线中,进入轧线高速区坯料的轧制是依靠机组上安装的辊环将料坯轧制成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辊环的使用量较大且加工精度高,对辊环的运输及加工要求较高,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辊环安装至磨床铣床,目前将辊环安装在机床上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搬运,每次安装搬运劳动强度大,且搬运频繁易磕碰质量无法保证,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搬运过程中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损伤,辊环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环吊具,解决了辊环在运送安装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人员易损伤且辊环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环吊具,其包括:
电动葫芦;
挂钩,其一端与所述电动葫芦连接;
夹取装置,其与所述挂钩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取装置包括:
第一移动臂;
第二移动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臂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点;
第三移动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臂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点;
第四移动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臂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三铰接点;
所述第三移动臂与所述第四移动臂交叉且铰接于第四铰接点;
抓手,其包括至少两个抓指,每个所述抓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臂和所述第四移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每个所述抓指呈弧形;
拉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点处,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允许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沿拉杆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定位突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的连接线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臂靠近所述第四移动臂的一端设有定位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移动臂靠近所述第二移动臂的一端设有定位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采用丝杆螺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辊环吊具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辊环吊具,且与所述丝杆螺母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螺母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点处,所述螺母套装于所述丝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三铰接点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点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抓指构成的圆弧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抓指的相对侧设有防护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1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