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0416.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羊易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壳体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减速器壳体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座、壳体本体、腰侧固定装置和顶部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腰侧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放置块。通过设置腰侧固定装置和顶部固定装置,利用液压缸可对带动两个腰侧搭接板逐渐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进行卡接,配合电动推杆促使折叠件杆带动顶部接触板逐渐与壳体本体的顶部进行卡接,相较于现有的固定方式而言,本方案采用全机械化固定,达到了方便固定的优点,解决了固定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气密性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壳体由于种种铸造环境不同,有的铸造并加工完成的减速器壳体会有微裂纹,在铸造完成后通过人眼很难发现,有微裂纹的减速器壳体使用中容易损坏,内部密封性差,导致润滑油泄漏,影响减速器的功能,使车辆使用困难,增加用车成本.
现有技术中,减速器壳体在正常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测,通常用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对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而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减速器壳体进行固定,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固定方式多采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导致固定方式过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方便固定的优点,解决了固定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方便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放置座、壳体本体、腰侧固定装置和顶部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腰侧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装置,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放置块,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通过放置块放置有壳体本体,所述放置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机,所述充气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壳体本体的底部插接,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壳体本体通过腰侧固定装置和顶部固定装置与放置座的上表面活动安装;
所述腰侧固定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铰接有腰侧搭接板,所述驱动腔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腰侧搭接板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腰侧搭接板延伸至放置座的上方并与壳体本体的表面卡接;
所述顶部固定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放置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所述顶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前端与顶板的内壁铰接,所述折叠杆的中部铰接有顶部接触板,所述顶部接触板的底部与壳体本体的上表面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为弹性橡胶块,所述缓冲块位于滑板的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腰侧搭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块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为软胶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接触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背端与顶板的正面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的有益效果:该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腰侧固定装置和顶部固定装置,利用液压缸可对带动两个腰侧搭接板逐渐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进行卡接,配合电动推杆促使折叠杆杆带动顶部接触板逐渐与壳体本体的顶部进行卡接,相较于现有的固定方式而言,本方案采用全机械化固定,达到了方便固定的优点,解决了固定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气密性的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羊易铸业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市羊易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0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管道缠绕模具用辅助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减速器调整螺母的锁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