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9230.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冰;尤清京;尤安居;尤燕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阳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17;B08B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冷却 装置 | ||
1.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包括筒体(1)、框架(2)、外筒(3)、安装板(4)、散热网(5)、风扇(6)、进水管(7)、出水管(8)、循环水管(9)和电源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机构(11),所述筒体(1)外壁后端与框架(2)焊接贴合,所述外筒(3)外壁四角与框架(2)进行焊接,所述外筒(3)前端间隔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散热网(5)外侧周沿与框架(2)进行焊接,所风扇(6)后端螺栓安装在散热网(5)上,所述框架(2)顶面左部和右侧底端分布焊接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循环水管(9)顶端和左端分布与进水管(7)和出水管(8)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10)后端穿出散热网(5)后嵌入设置于风扇(6)内,所述筒体(1)前端和外筒(3)后端与清洁机构(11)滑动接触,所述清洁机构(11)由套圈(111)、垫片(112)、凹槽(113)、内环(114)、限位圈(115)、刷动机构(116)和滚轮(117)组成,所述套圈(111)外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具备弹性的垫片(112),所述套圈(111)外侧间隔开设有凹槽(113),所述套圈(111)内壁前端通过突出的内环(114)滑动安装于筒体(1)内,所述内环(114)前后两侧外端一体成型有突出的限位圈(115),所述刷动机构(116)右端焊接于内环(114)上,所述滚轮(117)外端与套圈(111)进行铆接,并且滚轮(117)内侧与筒体(1)滚动接触,所述内环(114)和限位圈(115)前后两部分别与外筒(3)和筒体(1)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动机构(116)由条板(1161)、弧槽(1162)和刷毛(1163)组成,所述弧槽(1162)设置于条板(1161)左端,所述条板(1161)后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刷毛(1163),所述条板(1161)右端焊接于内环(114)上,所述刷毛(1163)后端与散热网(5)相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116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刷毛(1163)后端与散热网(5)间的垂直高度差为-0.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14)和限位圈(115)的外侧均为光滑表面,所述限位圈(115)的突出高度大小为0.7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7)的数量设置有8个,并且滚轮(117)在套圈(111)上呈等距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12)的厚度大小为2.2mm,所述凹槽(113)的槽深大小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111)内壁与筒体(1)间的接触间隙大小为1.2cm,并且套圈(111)整体轮廓呈空心圆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动机构(116)后侧与散热网(5)保持平行状分布,所述风扇(6)与电源线(10)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阳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阳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92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转运手车锁杆的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