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舒适性的温度调节坐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7703.5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潘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帕拉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舒适 温度 调节 坐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舒适性的温度调节坐具,包括坐具本体,所述坐具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温度调节区,还包括至少一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区连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当坐具本体与人体接触时,所述温度调节区对应于人体大腿下侧形成大腿温度调节区,将温度调节装置直接布置在坐具内部,充分利用热电模块所产生的冷量/热量,以最小的损耗使其直接作用于人体,人体也能最快速地感受到温度变化,基于人体工程学特点,优化温度调节区排布,使其充分满足坐姿状态人体舒适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舒适性的温度调节坐具。
背景技术
坐具类产品,例如座椅、坐垫等,除了满足基本的支撑作用和坐靠舒适性外,越来越多地融入一些功能性,例如按摩功能、坐姿矫正功能等,以及温度调节功能。因为与人体直接接触,人体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坐具的温度影响,坐具温度舒适性成为其坐靠舒适性的一项重要延伸。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坐垫,利用材料的感温和透气特性差异,来改善不同季节下坐具温度舒适性的需要。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针对不同坐具配备不同季节专用的坐垫,而且很多时候,材质自身也并不足以充分满足人体对坐具的温度需求。以汽车座椅为例,在炎热的夏季,长时间停在太阳底下的汽车,座椅表面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0℃的高温,即使打开汽车空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表面温度降下来;当冬季来临的时候,空调的暖风也无法快速缓解臀部和脊背的冰凉。很多中高端汽车都已配备座椅加热功能,但是冷热可调、冬夏两用的座椅,目前只有在少数顶配汽车中才有采用。这类情况在办公以及家用场景下同样存在,以冬季为例,即使办公室开着空调,坐在办公椅上长期不动的人依然会感觉到体寒,需要依赖诸如暖宝宝等其它辅助取暖措施。综上所述,研发成本可行、性能可靠的坐具温度调节方案,对于解决广大用户的此类需求十分必要。
中国专利CN201210525486.1,公布了一种晒不热汽车座椅,该专利在座椅本体内设有风道,风道内装热管式传热送风装置;汽车底座设有蓄能装置,蓄能箱底外部贴附半导体芯片;太阳能薄膜电池贴附在汽车车顶,连接半导体芯片和蓄电池。通过太阳能薄膜电池进行供电,让位于座椅底部的半导体芯片进行制冷/加热,利用热管将芯片冷量/热量分别传输至坐部和靠部底部,再利用风扇将冷量/热量传输至风道,对座椅表面进行制冷/加热。该方案采用风冷的方式,冷量/热量经过半导体-热管-空气对流-空气传导-座椅表面-人体等多级传递,有以下不足:1、受空气传热效率影响,人体最终感应到的制冷/加热速度较慢;2、多级传递过程损耗大,空气冷量/热量同时会部分渗入周围海绵内,进一步减弱实际效果。
中国专利CN201010509899.1,公布了一种冷热式汽车座垫,该专利包括内设有导热部件的垫体和用于制冷制热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部件为夹设在垫体内部的金属板,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垫体坐部的前端,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方式,通过金属导热片将温度传至坐垫和靠背。受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位置和金属导热能力的影响,该方案在实际实施时,传导路径长,中途冷量损失大,无法将温度充分传递至靠背部。
中国专利CN201720639805.X,公布了一种冷热温控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温度调节装置,其温度调节装置直接布置在坐垫内部,呈U形排布,两侧边与底边分别与腿坐部和臀坐部相对应。考虑到臀部坐骨部位不适合与硬物直接接触,这种布局方式在实际应用时会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舒适性的温度调节坐具,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舒适性的温度调节坐具,包括坐具本体,所述坐具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温度调节区,还包括至少一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区连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当坐具本体与人体接触时,所述温度调节区对应于人体大腿下侧形成大腿温度调节区。
优选的,大腿温度调节区呈八字形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帕拉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帕拉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7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隧道优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博物馆用互动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