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5212.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王志伟;罗鹏;赵鹏;郭小雄;马召辉;王子洪;杜晓燕;安哲立;邹文浩;马超锋;付兵先;常凯;李尧;李秋菊;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M9/00;G01M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拼装 隧道 火灾 模型 试验 系统 火源 区域 | ||
1.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本体(1),所述模块本体(1)包括模块框架(11)、顶板(12)和底板(13),所述模块框架(11)为拱形框架,所述顶板(12)为弧形折弯板,所述底板(13)为U型板,且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分别适配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板(13)侧壁上还开设有燃烧口(14);
推拉抽屉(2),所述推拉抽屉(2)滑动连接在所述燃烧口(14)处,且所述推拉抽屉(2)内安装有燃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均为双层,且双层所述顶板(12)和双层所述底板(13)分别适配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且双层所述顶板(12)之间和双层所述底板(13)之间均形成有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采用的材质均为耐高温不锈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架(11)的前端侧壁上固定有卡接块(111),所述模块框架(11)的后端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块(111)可拆卸连接的卡槽(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111)和所述卡槽(112)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卡接块(111)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112)对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两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槽(121),所述底板(13)两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对应设置的第二开口槽(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为两块,且两块所述观察窗(3)分别嵌设固定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3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3)为透明观察窗,且所述透明观察窗采用的材质为耐高温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1)还包括调整螺杆(15),所述调整螺杆(15)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调整螺杆(15)分别设于所述模块框架(11)两侧,并与所述模块框架(11)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拼装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火源区域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体传感器和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5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