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控制智能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2564.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北一;欧阳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地址: | 528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控制 智能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布的头部控制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所述轮椅座的上部设有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装置包括左后轮、右后轮和分别带动左后轮、右后轮旋转的左马达和右马达;所述头靠枕设有头靠腔,头靠腔的上下左右侧分别设有上压力传感器、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上压力传感器、下压力传感器都与左马达、右马达电连接;头靠枕中部设有控制上述所有传感器通断的纽扣按钮;本轮椅能够通过头部控制轮椅,便携性好且信号的处理复杂度低,还可以实时检测人体活姿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头部控制智能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实现头动控制的人机交互技术有如下两种:基于视觉识别的人机交互技术和基于传感器的人机交互技术等。但是,基于视觉识别的人机交互技术不仅需要一台摄像头来捕捉人的动作,而且这种人机交互技术要求捕捉的人和摄像头之间不能有障碍物阻挡,受场景的限制,使用时要求处理器应具有足够快速的视频处理能力;而基于传感器的人机交互技术由于不依赖搭载其他额外设备,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受空间的限制,便携性好且信号的处理复杂度低,还可以实时检测人体活姿态。因此该交互方式越来越得到重视,被称为“能理解人的交互技术”。
智能轮椅作为国家康复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这不仅能够满足轻度残疾人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服务于那些伤残严重和一些肢体瘫痪甚至高位截瘫的人群,极大的扩大了智能轮椅的受惠群体,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是基于传感器的识别模型来实现头动控制的人机交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头部全程控制轮椅前进、后退或转向的智能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头部控制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所述轮椅座的上部设有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装置包括左后轮、右后轮和分别带动左后轮、右后轮旋转的左马达和右马达;所述头靠枕设有头靠腔,头靠腔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上压力传感器、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上压力传感器、下压力传感器都与左马达、右马达电连接,所述左压力传感器、右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转向马达电连接;头靠枕中部设有控制上述所有传感器通断的纽扣按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头靠枕在头靠腔的顶部设有一个电动护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轮椅座的后部设有一个失重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轮椅座设有脚踏板,该脚踏板可升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前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前轮、左连杆、转向马达、右连杆和右前轮,转向马达同时带动左前轮、右前轮转向;所述左压力传感器、右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转向马达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头靠腔内设有包裹在左、右压力传感器外侧的环形密透气棉。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轮椅还包括与纽扣按钮信号连接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设置在左后轮和右后轮上。该制动装置可采用现有的电动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智能轮椅通过头部的上仰、低头和转动,分别通过四个传感器控制转向马达和左马达、右马达,转向马达控制左前轮、右前轮的转动从而完成转向,左马达和右马达控制左后轮、右后轮的旋转,完成轮椅的前进或后退,非常适用于运动机能受限的使用者。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纽扣按钮完成对所有传感器的控制,可及时制止误操作,提高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额外设置了制动装置,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轮椅的立体图。
图2是智能轮椅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2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连杆的头部控制智能轮椅
- 下一篇:一种显微骨科护理用可调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