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967.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承;王辉;谭志刚;刘娟;王飞;温军利;张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外拱,所述车体和所述外拱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外拱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位于所述外拱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运输钢筋时能够避免钢筋与地面接触产生灰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称为水工隧洞。按其担负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放水隧洞和泄水隧洞。放水隧洞用来从水库中放出用于灌溉、发电和给水等所需的水量;泄水隧洞用于配合溢洪道泄放部分洪水、泄放水电站尾水、为检修枢纽建筑物或因战备等的需要而放空水库以及排沙等。在对隧洞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挖掘好的隧洞内部表面进行铺设钢筋进行加固,在对隧洞内部表面铺设钢筋时,需要在隧洞外部先将钢筋弯曲成弧形从而与挖掘好的隧洞的外形相匹配,最后将弯曲好的钢筋送入到隧洞中进行绑扎。
由于钢筋提前弯折呈弧形,因此在搬运的过程中非常的困难,采用普通的运输车进行搬运的话,将钢筋放置在运输车的车斗上时,由于弯曲的钢筋的弧形与隧洞的洞形相匹配,弯曲成弧形的钢筋两端自车斗的两侧下垂从而与地面相抵接,在拖拉钢筋时,钢筋两端与隧洞的底端地面相抵,在移动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从而导致施工环境非常的恶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运输钢筋时能够避免钢筋与地面接触产生灰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外拱,所述车体和所述外拱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外拱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位于所述外拱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车体对钢筋进行运输,并通过车体对高度调节组件和安装机构进行安装;通过高度调节组件调节外拱至对低端时,方便将钢筋放上去;将钢筋放置于外拱和安装机构上,当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带动外拱向上运动时,外拱以适应钢筋的拱形,并通过安装机构将钢筋两端进行固定,然后对钢筋进行运输,从而避免钢筋与地面接触产生灰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运输钢筋时能够避免钢筋与地面接触产生灰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一横杆、多个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二横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插接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横杆靠近所述第一横杆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横杆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多个所述第一横杆通过连接横杆相连接、且多个第二横杆均通过连接横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横杆、插接横杆以及第二横杆之间的配合,实现主体平台的伸缩,并通过第一横杆两端的插接横杆插接于插接槽内,实现主体平台的长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横杆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插接槽的内周面设置有限位内凸环,所述限位内凸环位于所述限位外凸环与第一横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外凸环和限位内凸环之间的配合防止插接横杆脱离第二横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一横杆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组件实现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远离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