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434.8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矣航;朴昌玉;王晓惠;蒲欣枫;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矣航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2;F16M13/02;G01J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环境 监测仪器 支架 | ||
一种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涉及一种仪器支架。目的是解决现有室内照明监测时无法保证测量高度的问题。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由主杆、长度调节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仪器夹构成。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主体圆柱杆能够调节仪器夹的高度进而实现被夹持仪器的高度调节。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主体圆柱杆和第二套管之间的转动连接调整被夹持仪器的朝向。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不同的测量内容需求调整被夹持仪器的高度和朝向,并且不需要手持操作,也不需要操作者登高测量,效率高,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室内照明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器支架。
背景技术
教学环境监测包括采光和照明等指标,其中,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中要求对室内照明进行监测,室内照明监测内容包括各表面上的照度、反射比、采光系数等。例如反射比测量时一般测量室内的顶棚、前墙、地面、课桌面、黑板面等位置。因此,室内照明监测时针对不同的测量内容,测量点的高度不同,现有的测量仪器如照度计等均是便携式仪器,且测量过程均需要手持仪器完成,这种手持测量方法无法保证测量高度的准确,并且在过高的测量点如顶棚时需要测量人员登高进行,存在一定危险,并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室内照明监测时利用手持仪器完成无法保证测量高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由主杆、长度调节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仪器夹构成;
所述主杆为圆柱杆,主杆下端设置有轴向的螺纹孔,长度调节杆为螺杆,长度调节杆设置在主杆下端的螺纹孔内;第一横杆一端固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主杆上并通过第一顶丝固定,第一横杆另一端设置有轴向的盲孔,第二横杆一端设置在第一横杆的轴向的盲孔内并通过第二顶丝固定;第二横杆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套管;仪器夹由主体圆柱杆、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拉弹簧构成;固定夹板一端固接在主体圆柱杆端部,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并列设置且活动夹板一端与主体圆柱杆端部铰接,拉弹簧设置在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固接;仪器夹的主体圆柱杆设置在第二套管内且通过第三顶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使用时,将长度调节杆旋入主杆下端的螺纹孔内,将主杆上端抵靠在顶棚上,将长度调节杆下端抵靠在地面上,然后旋出方向转动长度调节杆至主杆和长度调节杆顶紧顶棚和地面,实现装置的固定。然后根据测量的内容不同,利用第一套管和主体圆柱杆调节仪器夹的高度,进而实现被夹持仪器的高度调节。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主体圆柱杆和第二套管之间的转动连接调整被夹持仪器的朝向。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不同的测量内容需求调整被夹持仪器的高度和朝向,并且不需要手持操作,也不需要操作者登高测量,效率高,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教学环境监测仪器支架由主杆1、长度调节杆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和仪器夹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矣航,未经刘矣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桥梁防冻设施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吊装支撑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