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19312.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曾继祚;熊斌;王培光;曹善庆;赵立鹏;苏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珊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脱模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涉及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上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上支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下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下支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将模板从箱梁中取出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便不易卡死在箱梁内,既便于模板的取出,同时又不易在取出模板时破坏箱梁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
背景技术
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其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在独立场地浇筑箱梁时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大多侧模、底模、端模与内模,在使用时先将底模放置在预制场的底座上,之后将两个侧模分别拼接在底模的两侧,之后在底模与侧模之间搭建钢筋网笼,之后在钢筋网笼上搭建内模,之后在底模的两端拼接上端模,之后向钢筋网笼区域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将侧模、底模、端模和内模拆除便在现场浇筑成一节箱梁。
目前,公告日为2018年04月17日,公告号为CN 2072404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箱梁内模板及箱梁成型模板,其中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的一端和第二模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模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模板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模板包括多个第一支模,多个第一支模之间依次转动连接。第二模板包括多个第二支模,多个第二支模之间依次转动连接。箱梁成型模板包括箱梁外模板和箱梁内模板;箱梁内模板可设置于箱梁外模板的内部,箱梁内模板和箱梁外模板之间可形成用于混凝土成型的成型空间。
在箱梁的混凝土形成一定强度后便需要将模板从箱梁中抽出,此时转动第一支模和第二支模,将第一支模与第二支模向模板的内部折叠,进而减小模板的体积,之后便可通过卷扬机将整个模板抽出,抽出后的木板仍为一体,便于通过吊车吊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第一支模与第二支模向模板的内侧转动后,模板的上半部便不再与箱梁贴合,但是模板的下半部仍与箱梁完全贴合,在使用卷扬机将模板抽出时,模板由于受自身重力的作用仍容易卡死在箱梁内,进而不便于模板的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在脱模时能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同时向模板的中心靠拢,进而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顶板均与箱梁分离,便于模板的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脱模吊运的箱梁模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与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对称设置,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与顶板依次拼接,组成具有空腔的模板,第一模板的内周面上还沿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上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轴心垂直于顶板,且第一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上支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下支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的轴心垂直于底板,且第二丝杠的一端与顶板转动连接,下支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顶板与底板均呈弧形设置,第一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一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顶板的一端与顶板相切,第二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9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