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2247.6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葛涵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涵天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周治宇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智能 垃圾 分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垃圾分类部分与垃圾收集部分,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让用户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方便所述装置移动的滚动轮,垃圾分类部分包括用于暂存垃圾并识别垃圾种类的垃圾分类台、垃圾分类后需送入的垃圾分类口和用于将识别后的垃圾彻底导入垃圾收集部分的垃圾分类刷,垃圾分类台为易于让垃圾落下的锥形结构,垃圾分类口设置有防止垃圾误入垃圾分类口的垃圾挡板,内壳体外壁的上设置有将垃圾送入垃圾收集部分的管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懂垃圾如何分类,容易投错垃圾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都需要按垃圾的种类进行回收,但目前在垃圾回收方面采用的是一个种类的垃圾放置一个垃圾箱,然而很多市民不懂垃圾如何分类,不清楚什么样的垃圾属于什么样的垃圾种类,容易造成投错垃圾箱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210251643.4公开了专利名称为分类垃圾桶的专利,其解决了垃圾分类装的问题,但是市民可能投错垃圾箱的问题未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懂垃圾如何分类,容易投错垃圾箱问题,提供了一种家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家用智能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垃圾分类部分与垃圾收集部分,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让用户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方便所述装置移动的滚动轮,垃圾分类部分包括用于暂存垃圾并识别垃圾种类的垃圾分类台、垃圾分类后需送入的垃圾分类口和用于将识别后的垃圾彻底导入垃圾收集部分的垃圾分类刷,垃圾分类台为易于让垃圾落下的锥形结构,垃圾分类口处设置有防止垃圾误入垃圾分类口的垃圾挡板,内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将垃圾送入垃圾收集部分的管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垃圾投放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的用来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还设置有用于遮挡垃圾的气味的遮挡板,遮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垃圾分类台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垃圾被投入到垃圾分类台的压力传感器,垃圾分类台和固定在其上的垃圾分类刷可跟随设置在垃圾分类台底部的旋转电机一起旋转,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有压力时,旋转电机启动,带动垃圾分类刷将垃圾扫干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垃圾分类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拍摄垃圾的摄像头,可用来识别垃圾的种类。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垃圾收集部分包括可回收塑料制品垃圾桶、可回收纸板类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干垃圾桶,垃圾收集部分的每个垃圾桶上均设置有将垃圾桶固定在内壳体上的固定柱,固定柱与设置在内壳体上的固定孔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回收塑料制品垃圾桶的上方设置有挤压杆,挤压杆的下端面为能够戳破矿泉水瓶的圆锥结构,挤压杆与内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可回收纸板类垃圾桶的上方设置有能够压缩纸盒以及纸板类垃圾的挤压块,挤压块与内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保证垃圾桶能够收集足够的垃圾。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垃圾桶的顶部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若垃圾遮挡光电传感器超过一分钟,则相应地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提示灯亮起,提示人们应该处理垃圾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湿垃圾桶内设置有定时器,当湿垃圾桶内的垃圾存放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时,湿垃圾桶对应的提示灯亮起,提醒人们及时处理湿垃圾。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涵天,未经葛涵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2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直播柜台
- 下一篇:通信基站锂电池组的多重防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