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9105.4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0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敏;郑卓;王复标;吴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冈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65/23 | 分类号: | B65G65/23;B65G65/32;A01C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343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水稻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底座固定在水稻施肥机料箱一侧,支撑架上固定有用于带动壳体上升下降的提升机构,壳体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肥料的肥料存放组件,肥料存放组件包括肥料袋放置槽,肥料袋放置槽固定在第一板体前表面,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转轴,每个转轴均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与用于带动其翻转的第三电机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壳体上;第一板体前表面还设有用于夹持肥料袋的夹持机构;第一板体上与肥料袋开口相对的位置还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自动上料不需要人工上料的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其种植面积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施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施肥能保证水稻所需要的营养,提高水稻产量,水稻在施肥过程中必须合理添加氮肥、磷钾肥、微量元素肥、农家肥等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合理的施用肥料能促进水稻生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稻自动化施肥装置,大部分需要人工填料,在水稻施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料箱内缺料的问题,必须要停车添料,而添料的过程一般需要人工将肥料举到料箱内,费时费力,影响水稻施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动上料不需要人工上料,并且在施肥过程中能根据料箱内肥料的量自动补充化肥,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底座固定在水稻施肥机料箱一侧,支撑架上固定有用于带动壳体上升下降的提升机构,壳体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肥料的肥料存放组件,肥料存放组件包括肥料袋放置槽,肥料袋放置槽固定在第一板体前表面,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转轴,每个转轴均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与用于带动其翻转的第三电机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板体前表面还设有用于夹持肥料袋的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板体上与肥料袋开口相对的位置还开设有出料口。
上述水稻施肥机料箱的上方还设有料位仪,料位仪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所述提升机构的动力件、所述夹持机构的动力件以及所述第三电机信号连接。
上述提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提升机构均包括一滚珠螺母和一与滚珠螺母配合的滚珠丝杆,两个滚珠螺母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滚珠丝杆的下端分别与一带轮固定连接,两个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其中一个滚珠丝杆的通过连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第一电机为提升机构的动力件,第一电机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上述夹持机构的两个,分别用于夹持肥料袋的左右两侧,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上端均固定有一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固定在第二板体下表面,第二板体上表面与气缸固定端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动端穿过第二板体并且与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铰接,左连杆另一端与左夹持块铰接,右连杆另一端与右夹持块铰接;上述气缸为夹持机构的动力件,气缸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上述两个夹持机构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夹持距离的距离调节组件,距离调节组件包括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左旋螺杆、右旋螺杆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左旋螺母与其中一个夹持机构的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右旋螺母与其中一个夹持机构的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左旋螺母与左旋螺杆螺纹连接,右旋螺母与右旋螺杆螺纹连接,左旋螺杆的右端与右旋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旋螺杆的右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左旋螺杆和右旋螺杆均通过转轴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前表面;上述第二电机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上述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上分别固定有一用于挂接肥料袋的挂钩,同时在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上还对应设有防滑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冈山大学,未经井冈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模芯的空心砖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端子检测机的不良品回收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