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1156.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君毅;林豪;夏海;余旺;李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周建;王记明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建筑物 承载 能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装置,套筒的一端封闭,套筒的另一端开口,套筒内设有承载柱,承载柱活动贯穿套筒的封闭端后向外延伸,承载柱上固定设有承载板,沿套筒的周向在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矩形通孔,沿套筒的周向在套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与矩形通孔匹配的壁板在每个矩形通孔内均转动设有拉杆,拉杆一端和壁板中部铰接,所述拉杆另一端和承载柱铰接,沿承载柱的轴线在所述承载柱上依次套设有弹簧Ⅰ和限位块,限位环的外侧壁和套筒内侧壁连接,弹簧Ⅰ的一端和承载柱的外圆周壁连接,弹簧Ⅰ的另一端和限位环连接,能达到防止地基土不均匀沉降,避免造成邻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发展十分的迅猛,在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可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天然的地基土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一定的沉降,一般来说,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可以预留沉降标高加以解决,但是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尺寸的差异等原因,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从而使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于整个建设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是较为严重的,建筑物荷载不仅使建筑物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且由于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在相邻范围内的土层也将产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随着相邻建筑物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造成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事故,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影响建筑安全使用,危及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筑建筑物荷载使建筑物地基土不均匀沉降,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装置,避免造成邻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的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套筒内滑动设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活动贯穿套筒的封闭端后向外延伸,在所述承载柱上固定设有承载板,沿套筒的周向在套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与矩形通孔匹配的壁板,在每个矩形通孔内均转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和壁板中部铰接,所述拉杆另一端和承载柱铰接,沿承载柱的轴线在所述承载柱上依次套设有弹簧Ⅰ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和套筒内侧壁连接,所述弹簧Ⅰ的一端和承载柱的外圆周壁连接,所述弹簧Ⅰ的另一端和限位环的上表面连接。
现有技术中,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伤害极大,常常造成邻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效果,针对该类情况的提出的缺陷,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套筒和在套筒上设置的部件一并打入所需要建造地基的使用地中,当将套筒和在套筒上设置的部件打入到所需要的深度时,套筒上设置的部件在初始状态下壁板和套筒的外圆周壁是紧密接触的,当套筒进入到一定深度后,在承载柱上固定设有承载板和地面紧密接触,在给承载板施加作用力向下的力时承载柱在套筒内做往复运动,当承载柱在套筒内往下运动时,沿套筒的周向在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矩形通孔,沿套筒的周向在套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壁板,且一个壁板和一个矩形通孔一一对应,在每个矩形通孔内均转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和壁板中部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和承载柱连接,在力的作用下,承载柱向下位移,从而带动矩形通孔内的拉杆在矩形通孔内转动,使拉杆靠近承载柱的一端向下位移,使拉杆靠近壁板的一端向上位移,进而使壁板由初始状态下的和套筒的外侧壁紧密接触,以套筒为中心像伞状分开,使壁板的端部嵌入四周泥土中,增大套筒和四周泥土的接触面积,从而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伤害,还在沿承载柱的轴线在所述承载柱上依次套设有弹簧Ⅰ和限位块,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和套筒内侧壁连接,所述弹簧Ⅰ的一端和承载柱的外圆周壁连接,所述弹簧Ⅰ的另一端和限位环的上表面连接,当地壳运动过程中,在套筒内设置的弹簧还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增加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在极端条件下本装置失效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1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