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绞线束的分线装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9437.4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凯;陈青山;袁俊;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H01R43/052;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绞线 线装 配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绞线束的分线装配装置,涉及装配领域。包括:剥皮剪切机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对双绞线束进行剥皮和剪切;第一检测机构,对剥皮的双绞线进行检测棕色和白色线束;梳理机构,对双绞线束进行梳理变直;芯线剥皮机构,对双绞线束中的两芯线进行剥皮;铆压装置,对双绞线束和端子进行铆压,第二检测机构,对双绞线束铆压件进行检测;塑壳装配机构,对塑壳震动排列并,对双绞线束铆压件和塑壳安装,完成成品;料道,对成品检测输送到料道中的合格品区或不合格品区;自动传送机构,对双绞线束装配的全程传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动化程度高、识别能力强,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绞线束的分线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绞线束装配胶壳的装配由人工手动完成,该装配方式的装配效率十分低下,且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传统的装配方式首先需要人工剥双绞线共同的外被、然后手工将缠绕的双绞线分开并理直,再然后分别剥双绞线自身的外皮,再进行铆接端子,再进行人工装配胶壳,才完成整个双绞线束装配胶壳的装配过程。
传统的装配过程全手工操作效率低、流程长、操作复杂,人工检测线束方向容易装错,质量无法保证。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这一种集成的方法将双绞线束的定长切断、剥外被、开绞、铆接端子、质量检查、胶壳装配等工序集成到一起完成,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人工开绞分线,同时配置了高精度铆接机压铆端子高效并侦测铆接质量,通过自动上料及装配机构安装塑壳,全自动地实现了原来需要多个人完成的工序,CCD视觉检测功能,实现线束判断控制正反线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人工对双绞线束进行分线装配的效率问题和质量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产品质量、且该分线装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旦分线装配装置自动对双绞线束进行分线装配后,无需操作人员值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双绞线束的分线装配装置,包括: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水平设有一自动传送机构;
剥皮剪切机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剥皮剪切机构包括:
两送线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传送机构的上下两侧,两所述送线装置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自动传送机构通过的一通道;
剥皮装置,设置在所述自动传送机构的上方,且所述剥皮装置位于所述送线装置的朝向双绞线束的前进方向一侧;
剪切装置,设置在所述送线装置的远离所述剥皮装置一侧;
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剥皮剪切机构的沿所述双绞线束前进方向一侧。
梳理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的沿所述双绞线束前进方向一侧,所述梳理机构包括:
两梳子,两所述梳子上设置有若干梳齿,两所述梳齿相对设置;
两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梳理机构内部;
芯线剥皮机构,设置在所述梳理机构的沿所述双绞线束前进方向一侧,所述芯线剥皮机构包括两裁切刀,所述裁切刀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传送机构上侧。
铆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芯线剥皮机构的沿所述双绞线束前进方向一侧,所述铆压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一滑槽;
铆压体,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连接一液压气缸;
第一移动夹爪,所述第一移动夹爪连接第一电机;
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铆压装置的沿所述双绞线束前进方向一侧,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
第二移动夹爪,所述第二移动夹爪连接第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9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药辅助仪
- 下一篇:一种治疗腰腿痛的正骨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