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8818.0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泰峰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练兰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芯片 引线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涉及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单元。该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通过框架本体、滑槽、圆孔、滑块、支撑梁、承载单元、固定柱、弹簧和挡块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每组承载单元便于精准调节距离,解决了现有的距离的调节不够精确的情况;通过框架本体、圆孔、承载单元、固定柱、圆盘、空腔、弹簧和挡块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支撑梁固定位置后结构更加稳固,解决了现有的外力作用使支撑梁位移不便于安装三极管芯片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三极管芯片在行程集成块时常常需要使用到引线框架作为承载结构。
现在的产品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的引线框架的承载单元之间的距离虽然能够调整,但调整的不够精确;
2、借助摩擦力固定承载单元,若有外力作用会使支撑梁位移,不便于安装三极管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通过在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承载单元的顶部插接有固定柱,承载单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承载单元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脚,所述承载单元的顶部插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承载单元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承载单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
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为倒T形,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框架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圆孔线性阵列在框架本体顶部的中部,所述圆孔与固定柱相适配,所述圆孔的高度为框架本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半球,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所述滑块每两个为一组与支撑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两个承载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有两个引脚。
可选的,所述圆盘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弹簧缠绕在固定柱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挡块的形状为圆环,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外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极管芯片的引线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泰峰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泰峰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8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