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7375.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岚;史宜巧;杨帅;孙炳孝;田晨帆;张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线 编程 工业 机器人 打磨 抛光 工作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包括:工作站,工作站的底部固定有工作台和减震垫,工作台安装在减震垫上,且工作台和减震垫采用螺栓与工作站连接;工作台和减震垫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工作台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和消音柱,消音柱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橡胶柱,两个橡胶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柱且通过缓冲柱连接;减震柱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中部均开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缓冲减震结构可以减少工作站在加工中产生的震动,降低震动对工作站的影响,提高其使用寿命;在工作台的内部设置了消音柱,可以对工作台上部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减少噪音的传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基于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
背景技术
水龙头等卫浴行业的绝大多数产品仍然依赖人工进行打磨和抛光,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污染严重,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具有极大伤害,自动化程度低、生产速度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另外,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同,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不良率居高,随着工人数量的减少,用工成本的提高,企业迫切需要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因此市面上一些自动打磨设备对水龙头进行打磨抛光加工,这些自动打磨设备用机器人替代了人工进行打磨。
目前,现有的打磨抛光工作站存在如下问题:(1)在打磨加工的时候,内部器件在工作台上产生振动,长时间处于振动状态会对工作站造成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2)打磨加工的时候,会有噪音传出,影响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对其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所述工作站的底部固定有工作台和减震垫,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减震垫上,且所述工作台和减震垫采用螺栓与工作站连接,所述工作站的底部靠近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减震柱;所述工作台和减震垫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工作台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和消音柱,所述消音柱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橡胶柱,两个所述橡胶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柱且通过缓冲柱连接,所述橡胶柱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均安装有V形板,所述橡胶柱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吸音孔,所述吸音孔的末端开设有消音腔,所述工作台内部和工作站内壁上均设置有吸音海绵;所述减震柱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中部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上连接管下端镶嵌连接在下连接管内,且所述活动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上连接管的活动槽内焊接有固定板,所述下连接管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脚垫,所述脚垫中部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末端向上延伸至固定板上方且采用螺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呈拱形结构且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板的两侧均与工作台内壁焊接连接,两个所述金属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通过连接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垫内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减震块的顶部均固定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为拱形结构且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对称设置的所述减震板的端部接触连接,所述减震垫的两侧还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顶部安装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减震柱的顶部竖直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且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结构与固定套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脚垫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成,且脚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呈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7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石卧位辅助治疗架
- 下一篇:一种通信基站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