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9700.1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君;郭凯;张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3409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骼 下肢 康复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方的凸台及转盘,所述凸台远离底座一端固定设有下立柱,所述下立柱通过立柱角度调节座与上立柱活动铰接,所述上立柱远离立柱角度调节座的一端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板体两端对称的设有通过转轴铰接的第二支撑板,所属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转子轴端与转盘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边缘设有与盘面垂直布置的踏板轴承座,根据患者的需求,通过调整转盘与第一支撑板的夹角,患者下肢做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康复运动;通过转动立柱角度调节座的固定手柄调整转盘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患者坐姿或卧姿状态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有所增加,肌肉功能恢复以及神经系统的康复需要持久性的锻炼,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患者本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艰辛的努力,住院以及恢复期间医护人员任务重,病人运动时间和强度得不到保障,在家卧床不起的患者,也难以保证足够被迫运动的效果,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代替人工的肢体功能训练的机械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下肢康复训练器只能通过在竖直方向上改善关节灵活性及肌肉强度,而不能从多个方向上活动人体下肢关节肌肉,严重影响恢复训练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方的凸台及转盘,所述凸台远离底座一端固定设有下立柱,所述下立柱通过立柱角度调节座与上立柱活动铰接,所述上立柱远离立柱角度调节座的一端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板体两端对称的设有通过转轴铰接的第二支撑板,所属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转子轴端与转盘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边缘设有与盘面垂直布置的踏板轴承座。
作为改进,所述踏板轴承座内部设有踏板轴,所述踏板轴与设置于踏板一侧的连接凸起活动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踏板两侧面均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脚部固定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上立柱包括外筒体及可沿外筒体内壁轴线方向移动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外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有定位孔,所述外筒体端口设有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定位销。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角度可通过转轴保持0°或90°两种位置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转盘与踏板之间角度可通过连接轴杆保持0°或90°两种位置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上立柱可绕立柱角度调节座中心轴线转动并通过立柱角度调节座端部设置的固定手柄进行定位。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根据患者的需求,可通过调整转盘与第一支撑板的夹角,使患者下肢做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康复运动;
2.通过转动立柱角度调节座的固定手柄调整转盘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患者坐姿或卧姿状态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一种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踏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9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售卖用展示台
- 下一篇:手持风扇摇头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