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加热智能保温的高温熔盐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3142.8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存;何冰;陈善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1/10;F16K1/32;F16K25/00;F16K27/02;F16K37/00;F16K41/02;F16K41/10;F16L5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方超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加热 智能 保温 高温 熔盐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加热智能保温的高温熔盐阀,包括阀体、压盖、保温壳;阀体的中央为两端贯通的熔盐通道,阀体的熔盐通道的两端设有阀体法兰,阀体的中部设置有阀杆腔并与阀体的熔盐通道相连通,通过压盖与阀杆腔的紧密配合进行熔盐密封;保温壳设置于阀体的外部,保温壳内装有高温导热油和电热管,通过电热管和保温壳让内部的高温导热油循环流动为阀体加热保温。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高温熔盐阀,可以在无外部热源情况下实现阀体的自主加热、智能保温,有效防止阀体熔盐的结晶,适合盐浴用高温熔盐的过滤回收和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主加热智能保温的高温熔盐阀,属于高温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漆、油污、锈蚀的清洗是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面临的重要难题,熔盐清洗利用高温熔盐的热膨胀、表面张力、高温汽化、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作用可以高效地的去除再制造零部件表面油漆、油污、锈蚀等污染层,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洗方法。
虽然熔盐具有自清洁功能,可以持续和有机物反应直到产生沉淀,但是清洗一段时间后由于铁屑、砂粒、铁锈等固体杂质的增多会降低熔盐清洗效果和效率,此时就需要通过排盐阀门将熔盐从清洗槽中导出并过滤掉内部固体杂质。但是由于熔盐清洗配方的熔点较高——250℃左右,而阀门整体较难均匀、持续地维持高温,一旦熔盐在阀门中结晶凝固,就会堵塞阀口。熔盐排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熔盐的过滤回收和循环使用,必须采用整体温度能够维持高于熔盐熔点的高温阀门,才能使熔盐的顺利通过。
目前,国内关于高温熔盐阀的公开报道与文献较少。一般在热电厂、核电厂等领域具有相关研究和报道,经过检索分析,高温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专利:
专利[1]:实用新型名称为防残留的新型光热发电熔盐阀,申请号为201610394218.9。该熔盐阀由阀体、阀杆、支架、手轮、介质进口和出口通道等组成。阀杆底部具有阀瓣,阀瓣具有环形斜面并与阀口环形下斜面相配合,且阀口下斜面安装有硬质合金层,可以有效截留熔盐。经过优化的介质进口通道与水平面夹角10~20°,介质出口通道与水平面夹角10~20°,有效的防止熔盐残留。
专利[2]:实用新型名称为电热熔盐阀门,申请号为201510163433.3。该熔盐阀门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瓣、电伴热等部分。阀座为圆筒形并设有通液口。阀杆内测插入阀座,并设有活动阀瓣,阀瓣上设有缺口与通液口位置相对应。阀体外部安装电热伴作为加热装置,电伴热采用能够卷绕在阀门上的柔性包裹物,保温层上设置有电伴热丝,内防雨层以及外防雨层对应设置有用于相互扣合的尼龙粘扣,电源接线盒通过导线与电伴热丝相连,通过电热能为阀体加热。
专利[3]: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带保温管道的陶瓷球阀,申请号为201820097213.4。陶瓷球阀阀由手柄、阀体、阀座、球体、阀杆、保温管道等组成。阀体内设置有贯通阀体的阀腔,阀体与阀座开设有一互通的保温管道,该保温管道包括进气端与出气端,进气端位于阀体边缘并与外界连通,出气端位于阀座边缘并与阀腔连通,阀体相较于保温管道一侧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空槽,使用时往管道及空腔中通入高温气体为阀体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通过分析,现有高温熔盐阀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专利[1]中的熔盐阀的密封及防残留功能设计新颖,通过进出口管道角度的设计保证在高温条件下可有效防止熔盐残留,但是阀体本身不具有自加热和保温功能,若使用环境温度较低,阀体内的熔盐仍极易结晶,造成堵塞。
第二,专利[2]中的高温阀在阀体的外部缠绕柔性电伴热即电热丝,缠绕工艺复杂且目前市售电伴热的功率较低(低于80W),多层缠绕后由于绝缘层的存在加热效率变低,需要预热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熔盐排放温度要求,使用不方便。而且该保温阀体缺乏温度稳定性控制功能,难以实现阀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久耐用的玻璃托盘
- 下一篇:油墨及食品废水处理零排放一体化环保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