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肢远端骨折复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0693.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鑫;杨洋洋;马捷;干耀恺;蔡宗远;赵杰;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孟旭彤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肢 远端 骨折 复位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肢远端骨折复位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一个可容纳患者四肢放入的腔体;所述的壳体沿轴向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部分,所述的壳体与腔体之间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伸缩机构,壳体随伸缩机构的运行沿轴向方向上伸缩;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卡环:远端卡环和近端卡环,所述的两个卡环间距离随腔体伸缩而变化;所述的腔体内侧设置有体表扫描仪;所述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侧位气囊;所述的伸缩机构、体表扫描仪、牵引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透视下进行复位,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复位,可实现侧方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四肢远端骨折复位机器人,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四肢末端的骨折,如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踝部骨折等,使用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均由医生人工完成上述操作,但是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医生经验存在差异,对复位的判断存在偏差,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2.暴力复位可导致骨折移位加重,关节损伤加重等;3.因暴力牵拉骨折复位等操作会引起损伤处疼痛,患者体验差。因此,设计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自动化骨折复位,的机器人装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四肢远端骨折复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四肢远端骨折复位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一个可容纳患者四肢放入的腔体;所述的壳体沿轴向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部分,所述的壳体与腔体之间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伸缩机构,壳体随伸缩机构的运行沿轴向方向上伸缩;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卡环:远端卡环和近端卡环,所述的两个卡环间距离随腔体1伸缩而变化;所述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侧位气囊;所述的腔体内侧设置有体表扫描仪;所述的伸缩机构、体表扫描仪、侧位气囊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的卡环为充气气囊或柔性凸起中的一种。所述的两个卡环分别设置于手腕处和手肘处。
所述的侧位气囊包括有多个可单独控制的侧位气囊单元,360度均匀设置于腔体内侧壁。
所述的壳体轴向方向的两个部分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波纹管、橡胶圈、套管中的一种。
所述的伸缩机构为带有步进电机的丝杆机构或气缸机构。
所述体表扫描仪为X线机、红外线仪或B超中的一种。其他可进行摄片或者透视功能的仪器也可以使用。
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铅板,避免X线透视时对外的放射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可在透视下进行远端骨折复位;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骨折复位;还可实现侧方骨折复位。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骨折部位X-ray三维重建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腔体;3、远端卡环;4、近端卡环;5、功能位恢复面;6、体表扫描仪;9、柔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0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养护用沥青摊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法兰盘式低净空海油平台海水泵提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