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轴伺服转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4741.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1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韩凌峰;刘明洋;徐椿明;王杰;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师凯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慧宇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转台 | ||
一种两轴伺服转台,涉及监控测量领域,为解决伺服稳定平台使用力矩电机驱动方式的伺服转台平台,结构空回较大,低速稳定性不好,体积大,重量重及对安装基面要求较高等问题,包括壳体、丝杠传动齿轮、Y轴传动电机齿轮、蜗轮箱、丝杠、Y轴传动电机、螺母推杆、蜗轮固定压圈、推杆座、蜗轮箱盖、Y向转轴、滑道、固定座、阻尼块、蜗杆传动齿轮、蜗杆、X轴传动电机齿轮、X轴传动电机、驱动电路、齿轮箱盖和底座,适用于对成本要求较高的转动机构,解决了传动机构的低速稳定性,体积大,重量重,对安装基面要求较高,及传动空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轴伺服转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便携监控测量设备应用的伺服转台多为两轴单框架伺服稳定平台,大多采用将监控测量载荷与伺服转台进行一体化设计方案,此种稳定平台多为定向设计,专款专用。为保证监控测量的稳定性及实时性大多采用大型力矩电机直驱方式,体积大,重量重,对安装基面要求较高,且不具备普适性。
也有部分伺服稳定平台使用力矩电机驱动方式的伺服转台平台,但结构空回较大,低速稳定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轴伺服转台,包括壳体、丝杠传动齿轮、Y轴传动电机齿轮、蜗轮箱、丝杠、Y轴传动电机、螺母推杆、蜗轮固定压圈、推杆座、蜗轮箱盖、Y向转轴、滑道、固定座、阻尼块、蜗杆传动齿轮、蜗杆、X轴传动电机齿轮、X轴传动电机、驱动电路、齿轮箱盖和底座,其特征是:
所述Y轴传动电机穿过蜗轮箱底部左侧的安装孔与Y轴传动电机齿轮连接;所述丝杠穿过蜗轮箱底部右侧的安装孔与丝杠传动齿轮连接;所述蜗轮箱上部固定蜗轮箱盖;所述蜗轮箱的上方安装蜗轮固定压圈;所述蜗轮箱安装在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分别安装阻尼块、蜗杆与X轴传动电机;所述蜗杆上安装蜗杆传动齿轮;所述X轴传动电机上安装X轴传动电机齿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驱动电路与齿轮箱盖;所述壳体底部安装底座;
所述丝杠通过螺纹与螺母推杆连接;所述螺母推杆穿过推杆座,螺母推杆通过销钉与滑道连接;所述推杆座安装在蜗轮箱盖;所述滑道安装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固定座与蜗轮箱盖通过Y向转轴穿过固定座与蜗轮箱盖轴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适用于对成本要求较高的转动机构,解决了传动机构的低速稳定性,体积大,重量重,对安装基面要求较高,及传动空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两轴伺服转台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丝杠传动齿轮,3、Y轴传动电机齿轮,4、蜗轮箱,5、丝杠,6、Y轴传动电机,7、螺母推杆,8、蜗轮固定压圈,9、推杆座,10、蜗轮箱盖,11、Y向转轴,12、滑道,13、固定座,14、阻尼块,15、蜗杆传动齿轮,16、蜗杆,17、X轴传动电机齿轮,18、X轴传动电机,19、驱动电路,20、齿轮箱盖,2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两轴伺服转台,包括壳体1、丝杠传动齿轮 2、Y轴传动电机齿轮3、蜗轮箱4、丝杠5、Y轴传动电机6、螺母推杆7、蜗轮固定压圈8、推杆座9、蜗轮箱盖10、Y向转轴11、滑道12、固定座13、阻尼块14、蜗杆传动齿轮15、蜗杆16、X轴传动电机齿轮17、X轴传动电机18、驱动电路19、齿轮箱盖20、底座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师凯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师凯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4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