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水下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865.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0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兰海鹏;李伟;盘翠林;周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38 | 分类号: | B63G8/38;B63G8/39;B63H5/07;B63G8/14;B63B3/13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黄国豪 |
地址: | 519005 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平东路22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水下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水下运输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设在壳体上;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导航模块和雷达发射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导航模块、雷达发射装置连接;壳体上设有放置腔、动力腔和尾腔,壳体上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覆盖放置腔,放置腔内有多个放置格;动力系统包括电源、驱动装置和螺旋桨,电源和驱动装置设在动力腔内,电源与驱动装置连接,电源与控制系统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杆穿过动力腔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位于尾腔内;壳体在尾腔处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壳体在尾腔处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鳍片,采用以上结构,应用范围广,能够降低发生事故的机率,更快速地达到目标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水下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军事的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军事已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部分,是大国综合实力的标志。无论是海洋经济还是海洋军事,都离不开海洋交通运输装备;而海洋交通运输装备当中最重要的便是水上航船和水下潜航设备。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水上航船还是水下潜航设备都有发生事故的风险,在事故当中对人员的营救无疑最为关键和重要;当事故较为严重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人员救出时,为遇险人员运输保障生命的救援物资便极为重要。
当前海洋物资运输主要是靠船舶运输,由于船舶对于海水深度有要求,当人员被困于远离大陆的孤岛,周边有暗礁的情况下船舶如果靠近有触角风险,因此救援物资难以通过水上船舶及时抵达。如果潜艇等军事设施在水下遇险,若是通过另一大型潜艇进行物资的输送,这输送成本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快速抵达且成本较低的无人水下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水下运输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设置在壳体上;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导航模块和雷达发射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导航模块、雷达发射装置连接;壳体上设置有放置腔、动力腔和尾腔,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覆盖放置腔,放置腔内有多个放置格;动力系统包括电源、驱动装置和螺旋桨,电源和驱动装置设置在动力腔内,电源与驱动装置连接,电源与控制系统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杆穿过动力腔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位于尾腔内;壳体在尾腔处沿驱动杆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开口,壳体在尾腔处沿驱动杆的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壳体在尾腔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鳍片。
由上述方案可见,驱动装置驱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的转动驱动水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流出,驱动运输装置前进;雷达发射装置发射超声波,对运输装置前方的海域进行扫描,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判断,雷达发射装置将扫描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运输装置开始转向,通过导航模块输出的关于运输装置当前的经度和纬度、目的坐标,微处理器计算出航行路线,运输装置根据该航行路线前进;放置腔内的放置格可放置不同类型的救援物资,放置格的设置避免救援物资在运输过程找那个发生碰撞,导致物资损坏的情况,运输装置采用无人化设计,物资放置在通过第一盖板密封的放置腔内,为运输装置设置目标地点后,运输装置自动航行至目标处,无需人工过多干预的同时,该运输装置对于海水深度没有要求,在浅海面和深海中均可航行,应用范围广,该运输装置通过雷达扫描减少发生事故的机率,更快速地达到目标处。
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上还设置有头部密封腔,控制系统设置在头部密封腔内,沿驱动装置的驱动杆的轴向,放置腔位于头部密封腔和动力腔之间,动力腔位于放置腔与尾腔之间,壳体在头部密封腔处的外侧壁设置有尖形端部。
可见,由于螺旋桨设置在尾腔内,推动运输装置前进,动力腔设置需设置在尾腔与放置腔之间,而设置有雷达发射装置的控制系统设置在头部密封腔,便于雷达发射装置对运输装置前方海域进行扫描,头部密封腔的尖形端部可减少运输装置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