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车感紧急锁止测试试验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742.8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师健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紧急 测试 试验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带卷收器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车感紧急锁止测试试验的工装,包括安装底座、安装面板、和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的支撑座,安装面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转轴,安装面板上开有卷收器安装孔位;安装底座的一侧上设有能与支撑座相对的支撑板,支撑板和支撑座上均开有与转轴配合的安装孔和均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定位夹紧机构。本方案的工装可实现针对检测各类(非异型)卷收器紧急锁止(车感)试验时的锁止距离,通用性好,测试不同型式的卷收器锁止性能时,不需更换工装,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带卷收器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车感紧急锁止测试试验的工装。
背景技术
安全带卷收器锁止性能测试属于标准法规要求的检测试验,其性能检测为安全带关键技术之一,其锁止性能的触发关系到车内乘员的人生安全。然而市面上车型众多,因此安全带的型式也大有不同,所匹配的安装状态的各种工装也需要加工。测试不同型式卷收器锁止性能需要匹配不同工装,操作较为麻烦。因此,实现不同型式安全带在紧急锁止(车感)试验时能使用一个通用型式的安装工装,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时间和效率上也有显著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车感紧急锁止测试试验的工装,以解决测试不同型式卷收器锁止性能需要匹配不同工装,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适用于车感紧急锁止测试试验的工装,包括安装底座、安装面板、和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的支撑座,安装面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转轴,安装面板上开有卷收器安装孔位;安装底座的一侧上设有能与支撑座相对的支撑板,支撑板和支撑座上均开有与转轴配合的安装孔和均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定位夹紧机构。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需要测试卷收器的锁止性能时,先组装本工装。将安装面板一侧的转轴装进支撑板的安装孔上,操作支撑座,使安装面板另一侧的转轴装进支撑座的安装孔上,然后使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旋转安装面板,使安装面板呈测试需要的角度,然后通过定位夹紧机构固定安装面板的转轴,使安装面板固定,实现安装角度的调节固定。将组装好的工装固定安装在试验台上,最后通过卷收器安装孔位和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将卷收器安装在安装面板上。安装完成后启动试验即可。
本方案的工装可实现针对检测各类(非异型)卷收器紧急锁止(车感)试验时的锁止距离,通用性好,测试不同型式的卷收器锁止性能时,不需更换工装,操作方便。本方案的工装通过安装面板在转轴方向上的旋转以实现模拟座椅靠背的角度,安全带在安装面板上带角度的安装能实现在第二个轴向上的旋转以满足测试需要。而且本工装采用装配式结构设计,在确保工装功能性、刚性基础上,又便于对工装的拆装、维护、更换等。
进一步,支撑座的下部开有第一螺纹孔,安装底座上开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当需要将支撑座固定在安装底座上时,使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然后使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即可较为牢固的将支撑座固定在安装底座上。
进一步,第一螺纹孔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呈水平方向分布。
进一步,支撑座的截面呈倒“T”形,支撑座下部的两侧分别开有螺纹固定通孔,螺纹固定通孔与第一螺纹孔相互垂直。当需要将本工装固定在试验台时,安装底座与支撑座固定成一体后,通过螺纹固定通孔可进一步使本工装更稳定的固定在试验台上,同时也使安装底座与支撑座的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定位夹紧机构包括紧固螺栓、调节缝和贯穿调节缝的螺纹锁紧孔,调节缝与安装孔连通;紧固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螺纹锁孔上。需要利用定位夹紧机构固定安装面板上的转轴,使安装面板不发生转动时,将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锁紧孔上,并使紧固螺栓穿过调节缝,利用紧固螺栓来调节调节缝间歇从而调节安装孔大小,实现将安装面板上的转轴牢牢固定。
进一步,调节缝与螺纹锁孔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就地液位计连通管支撑结构
- 下一篇:无人搬运车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