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AN总线智能配置ID的门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7884.5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熊国政;王啸;梅嘉伦;肖义;王飞;杨达;鄂红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E05F15/7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智能 配置 id 门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机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智能配置ID的门控器,包括若干个数量可调的门控器、上位机、CAN总线和硬线。在预设第一门控器通电后,预设第一门控器自行生成第一个ID编号,并发送电信号给下一门控器,同时通过CAN总线广播ID编号N;下一门控器在接收到电信号后,根据侦听到的ID编号生成N=N+1的自身编号,继而发送电信号并广播新生成的ID编号,使上一门控器停止广播;同时上位机不断侦听CAN通讯,保存ID编号的同时接收报警信号。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能够大大减少车厢门ID编号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避免人为的失误,同时大大提高了ID编号的效率,节省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智能配置ID的门控器。
背景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而CAN总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CAN通信技术原本是用于汽车车载设备控制而设计的串行数字通信总线,在其网络上可以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并可以侦听总线上的所有通信,例如某一个节点发送CAN报文时,其余各节点都可以侦听到CAN总线当前处于占用状态。而在近来,其越来越多的用于日常生产活动中的其他设备控制中,利用CAN总线通讯进行车厢门的ID编号就是其中的一种运用。
对于CAN总线的ID分配在传统技术中多使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拨码开关设定每个门控器的ID,该技术涉及后期拨码开关的维护,大大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增加了人为性失误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门控器的使用可靠性;第二种是将CAN总线上节点设备进行逐个通电,然后通过移动设备依次把预先设置好的ID分配给门控器。该方式每次只能连接一个门控器,需要调试人员逐个进行设置,其手动设置的方式效率相当低下。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07531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CAN总线网络中的设备ID配置方法及系统,提出了一种从设备检测自身输入I/O口的电平,当自身输入I/O口的电平为设定的第一电平时,所述从设备进入ID设置状态,通过CAN总线接收所述主设备广播的地址ID,并将其设置为自身ID,从而可以自动配置从设备ID,但其仍需通过主设备对从设备进行逐个ID设置,效率仍然不够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传统CAN总线对车厢门ID设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车厢门逐个通断电进行CAN通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同时现有通过CAN通信进行车厢门ID设置的技术,仍需通过主设备逐个对从设备进行ID设置,效率仍旧不够高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智能配置ID的门控器,包括若干个门控器、上位机、CAN总线和硬线,其中:
若干个门控器之间依次连接,用于在通电后通过硬线向后一门控器发送电信号,通过CAN总线广播ID编号;
门控器,还用于在接收到前一门控器发送的电信号后生成ID配置指令,并在侦听到CAN总线上广播的ID编号后生成自身ID编号并通过CAN总线广播;
上位机,用于接收CAN总线上的ID编号并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门控器包含信号接收单元、信号生成单元和CAN通讯单元,其中: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前一门控器发送的电信号,并生成ID配置指令发送给信号生成单元;
CAN通讯单元,用于侦听CAN总线上广播的ID编号并传输给信号生成单元;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ID配置指令后,根据接收到的ID编号生成自身的ID编号,并发送电信号给后一门控器;
CAN通讯单元,还用于将生成的自身ID编号通过CAN总线进行广播。
进一步地,所述ID编号由预设第一门控器的信号生成单元在通电后自动生成第一个ID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7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无线传输与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手机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