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7981.8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6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志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B62D15/00;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立 行走 越障 送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送货机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包括后主体,后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向车轮,前主体的前端面与后主体的前端面均设置有电磁离合,前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机器头,机器头的前端面设置有鼻罩,机器头的内侧面设置有转筒机构,转筒机构的内侧面设置有链节,链节的一端设置有鼻子,转筒机构的前端面设置有小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向车轮,当装置需要转向时,转向车轮能够带动进行原地转动,使装置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转向,通过设置链节与转筒机构,链节带动鼻子通过转筒机构进行伸缩,鼻子对电梯的按钮进行按动,使装置能够在电梯中使用,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货机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快递、送餐服务、物流转运领域中,越来越多的转运车被使用到,尤其是逐渐出现了各种无人化的智能车辆,在这些领域中,现有的转运车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车辆结构,即具有一定固定式的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固定的柜体,利用底盘的行走功能和柜体的存储空间来实现货物的转运、配送。
存在以下问题:
1、当装置在狭小空间需要进行原地转向时,传统送货车没有原地转向装置,导致装置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转向。
2、当送货车在电梯中送货时,传统送货车没有按动电梯按钮的装置,导致送货车不能在电梯中使用,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进行原地转向与不能按动电梯按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包括后主体,所述后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后车轮,所述后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向车轮,所述后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臂电机,所述后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设置有万向节,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前主体,所述前主体的前端面与后主体的前端面均设置有电磁离合,所述前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前车轮与轮罩,所述前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机器头,所述机器头的前端面设置有鼻罩,所述机器头的内侧面设置有转筒机构,所述转筒机构的内侧面设置有链节,所述链节的一端设置有鼻子,所述转筒机构的前端面设置有小电机,所述链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活动连接于后主体的一侧,所述后车轮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车轮活动连接于后主体的下端面,所述臂电机固定连接于后主体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后主体的上端面,所述万向节活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主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上端面,所述电磁离合分别活动连接于前主体的前端面与后主体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机构活动连接于前主体的一侧,所述前车轮与轮罩均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器头固定连接于前主体的上端面,所述转筒机构活动连接于机器头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链节活动连接于转筒机构的内侧面,所述鼻子固定连接于链节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电机固定连接于转筒机构的前端面,所述凹槽固定连接于链节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立行走的越障送货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志,未经孟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7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流手术用皮下隧道通条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