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筛选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2107.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龙;贾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海澜沣沅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B07B1/24;B07B1/46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垃圾 分类 筛选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筛选识别装置,包括垃圾投入部,垃圾处理部及回收部;所述垃圾处理部包括内筒部和外筒部;所述内筒部,设置在所述外筒部内,其侧壁面设有通孔,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旋转,其内侧壁表面上设置有指向内筒部中轴线方向的搅拌翅;所述回收部包括:小瓶回收部和大瓶回收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将塑料瓶从其他塑料垃圾中筛选分离并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不需要人工参与,采用机械化处理,分类筛选精度稳定,效率高且可保障连续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筛选识别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从含有塑料瓶的塑料垃圾中,分类筛选出该塑料瓶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筛选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回收塑料制品的过程中,塑料瓶与其他塑料产品,例如盛食品用的塑料袋等混在一起,以及大大小小不同的塑料瓶混杂的状态被回收了上来;垃圾回收站的工人常常需要从混合垃圾中挑出塑料瓶并进而还需要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上述垃圾筛选工作量巨大,人工操作耗时多,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从含有塑料瓶的塑料垃圾(以下称混合垃圾)中,分类筛选出该塑料瓶的垃圾分类辅助系统装置,据此以大幅度地提高垃圾分类筛选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筛选识别装置,包括垃圾投入部,垃圾处理部及回收部;
所述垃圾处理部是包括内筒部和外筒部两层嵌套的筛选识别结构;
所述内筒部,设置在所述外筒部内,其侧壁面设有通孔,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旋转;所述内筒部的内侧壁表面上设置有指向内筒部中轴线方向的搅拌翅;
所述回收部包括:小型塑料垃圾回收部和大型塑料垃圾回收部;
所述小型塑料垃圾回收部,设置在所述外筒部端部,用以回收通过所述通孔的小型塑料垃圾;所述大型塑料垃圾回收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部端部,用以回收未通过所述通孔的大型塑料垃圾。
具体的,所述内筒部以及所述外筒部都呈圆筒状,且同心配置。
或者,所述内筒部与外筒部之间的环形空腔中,在上半部的径向尺寸小于下半部的径向尺寸。这种结构主要用以针对解决如下问题:比如对于瓶身细高的塑料瓶,瓶径小于内筒上的通孔,但其瓶高尺寸较大时,上述设计即可防止其卡在内外筒的所述空腔之间的现象发生。
或者考虑有利于筛选处理后的垃圾的快速排出,所述外筒部倾斜地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部和/或内筒部连接振动机构,以带动所述外筒部和/或内筒部振动。振动机构使得所述外筒部和/或内筒部在进行机械筛选识别过程中辅以振动分离的作用,以提高分离筛选的效率。
或者,还可以在所述内筒部和/或外筒部设置送风部和/或排风部,其气流方向指向其各处对应的回收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分类辅助系统装置,用于将塑料瓶从其他塑料垃圾中筛选分离并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显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不需要人工参与,采用机械化处理,分类筛选精度稳定,效率提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2)通过内筒部旋转,外筒的倾斜,及或筒身的振动作用,提高筛分效率或者使堵塞通孔的瓶子因自重或振动而掉落,以保障连续作业。
3)针对细长筒状瓶,能够通过内筒部的通孔与内外筒部间不等距的空腔结构,提高了筛分的效率,保障了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海澜沣沅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海澜沣沅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2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综合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臂系安全医用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