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2844.7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5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汪攀峰;贾旭军;夏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装置 减速器 动力 系统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具体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接的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以及连接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冷却泵腔室,冷却泵腔室内设有叶轮,所述输入轴组件背离电机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泵腔室并与叶轮固接,穿过冷却泵腔室的输入轴组件与冷却泵腔室密封连接;箱体上还设有与冷却泵腔室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结构和减速器箱体结构一体设置,并通过减速器的输入动力带动冷却结构进行水循环,可以有效提升冷却效果,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摩托车主要匹配燃油发动机。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和方便。然而,随着全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近年来,电动摩托车的发展成为趋势,其以电力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取代燃油发动机,不仅能够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而且可以大量节省日益枯竭的石油能源。随着电动摩托车动力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电动摩托车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动力系统作为电动摩托车的核心,通常包括电源、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等装置。
现有的动力系统中的减速器工作温度普遍偏高,导致电机性能下降,效率不高。电机的工作温度过高还会影响到相邻的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等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的降温方法是在减速器外单独增加一套水冷驱动、循环装置,但另设冷却装置的成本较高,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通过与减速器一体设置的冷却机构,可以有效提高减速器的冷却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接的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以及连接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冷却泵腔室,冷却泵腔室内设有叶轮,所述输入轴组件背离电机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泵腔室并与叶轮固接以使叶轮随输入轴组件的转动而在冷却泵腔室内转动,穿过冷却泵腔室的输入轴组件与冷却泵腔室密封连接;箱体上还设有与冷却泵腔室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包括所述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一种带水冷装置的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动力通过电机输出轴传递到减速器的输入轴组件中,输入轴组件再通过连接组件传递至输出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再将动力传递出减速器;输入轴组件接收电机输出的动力时同时带动与其固接的叶轮在冷却泵腔室内转动,从而使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冷却泵腔室内,并通过叶轮的转动从出液口排出冷却泵腔室,冷却泵腔室内即可随着输入轴组件的工作而实现叶轮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冷却泵腔室内的冷却液循环以使减速器工作的同时保持一定温度,防止减速器工作过程温度过高对其内的零部件产生的损伤。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减速器内一体设置用于减速器冷却的冷却泵腔室,并在冷却泵腔室内设置与减速器输入轴组件同步转动的叶轮,可直接通过减速器输入轴组件传递入的动力直接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冷却泵腔室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因此不需要另设动力来使冷却泵腔室内冷却液进行循环,且冷却液可随着输入轴组件的转动而进出冷却泵腔室,冷却效果较好;由于冷却泵腔室位于减速器内,因此不需要另设冷却结构和冷却结构与减速器的连接结构,因此减速器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2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防治用诱虫灯
- 下一篇:一种扫路机的扫刷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