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44725.9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微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5000 陕西省安康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转运 装置 | ||
1.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包括底板(1)和垫块(7),所述底板(1)的上方中心固接有垫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7)的内部通过第一减震组件(3)与顶板(5)活动相连;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包括第一竖杆(301)、第一弹簧(302)、第二销轴(303)、连杆(304)、滑块(305)和导轨(306);
多个所述滑块(305)分别位于垫块(7)的上方外侧内部,所述滑块(305)的左右两侧内部均间隙配合有导轨(306),所述导轨(306)与垫块(7)固定相连,所述垫块(7)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滑块(305)和垫块(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竖杆(301)的上端与顶板(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竖杆(301)的外壁设有多个连杆(304),所述连杆(304)的内外两侧均通过第二销轴(303)分别第一竖杆(301)和滑块(305)均转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5)与导轨(30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侧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4);
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包括套筒(401)、第二弹簧(402)和第二竖杆(403);
多个所述套筒(401)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上方外侧,所述套筒(401)的内部上方间隙配合有第二竖杆(403),所述第二竖杆(403)的上方与顶板(5)固定相连,所述套筒(401)的内部下方设有第二弹簧(402),所述第二弹簧(40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底板(1)和第二竖杆(403)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杆(403)和第一竖杆(301)的直径尺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1)的外壁安装有导向组件(2);
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套板(201)、第一横板(202)、螺母(203)、支杆(204)、螺杆(205)、导轮(206)、第一销轴(207)和第二横板(208);
多个所述套板(201)均位于套筒(401)的外侧,多个螺杆(205)均固接在套筒(401)的外侧外壁上下两侧,所述螺杆(205)均与套板(201)间隙配合,所述螺杆(205)的外壁均螺纹相连有螺母(203),所述套板(201)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横板(208),所述第二横板(208)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一横板(202),所述第一横板(202)的外侧固接有多个支杆(204),所述支杆(204)的外侧内部通过第一销轴(207)与导轮(206)转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接有动力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6)的输出轴外侧均固接有辊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微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微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47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