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变速箱阀杆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2798.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波;郭潇鹏;杨灿彬;庄燊燊;王坤鑫;郭俊锋;庄伟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南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30 | 分类号: | F16H61/30;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变速箱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变速箱阀杆控制装置,包括踏板、变速箱以及连接变速箱的阀杆与踏板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气阀、气缸、气管以及安装架,气阀的操控端对应驾驶室内的踏板设置,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气缸的活塞杆安装在变速箱的阀杆上,气管的一端与气缸的内腔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气阀的出口端连接,气阀的进口端与叉车的储气罐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踏板操控气阀,并通过气缸实现变速箱上的控制阀杆的操纵,相比于软轴,气管易弯曲,布设的灵活性较大,具有结构简易、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变速箱阀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叉车的变速箱阀杆一般连接有软轴,软轴延伸至驾驶室中,并通过踏板与软轴进行机械连动,软轴机构较为繁琐,安装布设也较为麻烦。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能够操控变速箱阀杆的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叉车变速箱阀杆控制装置,包括踏板、变速箱以及连接变速箱的阀杆与踏板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气阀、气缸、气管以及安装架,气阀的操控端对应驾驶室内的踏板设置,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气缸的活塞杆安装在变速箱的阀杆上,气管的一端与气缸的内腔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气阀的出口端连接,气阀的进口端与叉车的储气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缸包括所述缸体、配设在所述缸体中的所述活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缸体的两端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活塞将所述缸体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缸体上对应第一腔室设有气口,所述气管与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活塞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二端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架包括基部、设置在基部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基部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气缸沿水平方向设置,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上设有销孔,所述变速箱的阀杆上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穿设有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阀还具有泄气口,在所述气阀中设有用于使进口端与出口端连通的第一控制位和用于使出口端与泄气口连通的第二控制位。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踏板操控气阀,并通过气缸实现变速箱上的控制阀杆的操纵,相比于软轴,气管易弯曲,布设的灵活性较大,具有结构简易、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踏板与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原理图(气缸泄气时)。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原理图(气缸供气时)。
图中:
踏板10 变速箱20
变速箱的阀杆21 气阀30
进口端31 出口端32
泄气口33 第一控制位34
第二控制位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南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南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头镜片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叉车货叉与安装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