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5819.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希;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快速 巡检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盘和车壳,所述车壳安装在底盘的上方并将底盘的上端面罩住,所述底盘的中间安装有驱动车体前进和后退的主行驶机构,所述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行驶机构,所述车壳的前部安装有一光影成像装置,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为车体上的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的蓄电池。该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速度快、可靠性强、智能化,能够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巡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轨检车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77年世界首辆简易轨检车被研发诞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电子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轨检车检测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高速铁路发达国家对于轨检车的研发极其重视,其检测方式、设备具有较大完善,检测种类更多。轨道检测技术,成功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光纤通讯、高速光纤数字陀螺、激光摄像、数字滤波等技术以及对检测设备安装接口方式进行了创新设计,为高速铁路轨道状态安全、实时检测及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国内轨道检测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研发,已初步形成了我国火车轨道缺陷检测技术体系,按检测系统可划分为GJ-3、GJ4、GJ5三种类型。目前国内高速轨道检测机器人普及度不高,有的轨检机器人采取双轨行驶,而大部分轨道检测停留在手工轨道检测上,检测效率十分低,常常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的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盘和车壳,所述车壳安装在底盘的上方并将底盘的上端面罩住,所述底盘的中间安装有驱动车体前进和后退的主行驶机构,所述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行驶机构,所述车壳的前部安装有一光影成像装置,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为车体上的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的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主行驶机构包括电机、滚轮、传动皮带、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安装在底盘的上端面,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滚轮固定在一转轴上并部分暴露在底盘的下方,所述底盘上开设有供滚轮活动的开口,所述滚轮用于滚动接触轨道踏面,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立式轴承分别转动安装在底盘的上端面,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在转轴的一端,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行驶机构包括卧式轴承、橡胶轴和辅助滚轮,所述橡胶轴的上端通过卧式轴承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所述辅助滚轮安装在橡胶轴的下端,所述辅助滚轮用于滚动接触轨道腰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影成像装置为一高分辨率摄像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轨道快速巡检机器人将车体分为底盘和车壳两部分,方便巡检机器人车体的安装与检修,在底盘上安装驱动车体行走的主行驶机构,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在轨道上行走,在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辅助行驶机构,保证巡检机器人行驶的平稳性,通过车壳前部的光影成像装置采集和存储轨道的缺陷,智能化检测,可靠性强,检测速度快,有效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巡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1、底盘;2、车壳;3、主行驶机构;4、辅助行驶机构;5、光影成像装置;6、电机;7、滚轮;8、传动皮带;9、主动皮带轮;10、从动皮带轮;11、电机支座;12、转轴;13、开口;14、立式轴承;15、卧式轴承;16、橡胶轴;17、辅助滚轮;18、蓄电池;19、火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5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板机用的折板机构
- 下一篇: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及其配油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