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载物爬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5964.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戚继贺;陈文;苟渊;张宏祥;倪兴洋;雷相连;麻志成;李小龙;李峰培;庄昀;毛新怀;任佩元;李文龙;郭海奇;黄菁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3/02;B62B5/02;B62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载物爬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动载物爬楼装置,包括车架、前转向车轮、后驱动车轮、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供电系统和控制箱,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和供电系统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履带爬楼机构和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在车架内,并且控制箱与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和供电系统连接;所述载物台采用硬质铝合金组合式结构构成;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运输箱,并设置有用来锁紧运输箱的锁紧装置;所述履带底盘的履带支撑面上设置有变形滑块;所述履带底盘上设计折角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了搬运装置重量大,搬运时间长,工件容易滑落伤人,运输不稳定,搬运麻烦,内照射污染风险大,人力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载物爬楼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停机大修期间,对核电站内部设备、阀门进行检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核电站的检修项目,如一次侧水室内壁腐蚀情况检查、人孔密封面超声波探伤、U型管涡流探伤等,检测设备的运输、工件的搬运是经常性的工作。核设施内部,工作条件苛刻、作业面狭小、上下楼梯较多且较窄、工件阀门重量普遍较重、搬运耗时长上楼时不稳定、容易滑落伤人、放射性表面污染、内照射污染的风险也较大。目前国内电站搬运工件、阀门过程中多采用以人力为主的配送方式,如果是较重的大件工件,可能要依赖2个或更多的体力劳动者来完成配送到作业面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电动载物爬楼装置,解决了搬运装置重量大,搬运时间长,工件容易滑落伤人,运输时不稳定,搬运麻烦,内照射污染风险大,人力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载物爬楼装置,包括车架、前转向车轮、后驱动车轮、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供电系统和控制箱,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前转向车轮设置在车架前端;所述后驱动车轮设置在车架后侧的两端;所述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和供电系统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履带爬楼机构和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在车架内,并且控制箱与履带爬楼机构、动力组件和供电系统连接;
所述车架采用硬质铝合金组合式结构构成;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运输箱,并在载物台设置有用来锁紧运输箱的锁紧装置,载物台的后端设置有手推扶手;所述履带爬楼机构和载物台之间设置有氮气弹簧支杆;所述氮气弹簧支杆的一端与载物台内侧连接,另一端与履带爬楼机构的凸块连接;所述锁紧装置一端固定在载物台上,另一端与运输箱外侧连接;所述履带爬楼机构的履带支撑面上设置有变形滑块一和变形滑块二;所述变形滑块一头部和变形滑块二头部可装配连接,变形滑块一尾部与履带支撑面前端连接,变形滑块二尾部与履带支撑面后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地手推履带爬楼的结构形式,设置了地面移动机构和爬楼机构两部分,在地面时爬楼装置收缩在地面移动机构的内部,在遇到需要攀爬的楼梯的时候自动展开爬楼装置,实现地面上手动推行,楼梯面自动运行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使搬运时间大大减短,节省人力,并且车架采用硬质铝合金组合式结构解决爬楼机构重量过大的问题;在载物台上设置了运输箱和锁紧装置,可以防止放射性工件对人体的损害,并用锁紧装置锁紧,可以防止滑落;在履带的支撑面上设计了一组变形滑块用于在上下楼梯时,在楼梯顶部调节装置的重心,使得本装置在楼梯顶部上下楼梯的时候重心能够随着装置的移动而调节,始终保持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爬楼机构的履带底盘底部设计有折角装置;所述折角装置为三角开口。
履带底盘上设计折角装置,用于爬楼车上下楼梯时重心的转移。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滑块一和变形滑块二设置在折角装置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外设有遥控手柄,遥控手柄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爬楼机构为双履带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双输出轴电机设置在双履带组件之间的前端,并且双输出轴电机通过电机轴控制双履带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5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管抛光机进料端的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木材加工用智能化切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