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801.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韩磊;崔新涛;何继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李砚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服务器 散热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侧换热单元(10)、板式换热器(20)和服务器液冷单元(30),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内流经有冷媒,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储液单元(50)和旁通回路;
所述储液单元(50)串联于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位于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出液端,所述储液单元(50)包括储液罐(51),所述储液罐(5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阀(52),所述储液单元(50)用于存储所述冷媒;
所述旁通回路并联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两端,所述旁通回路上设置有旁通阀门(71),所述旁通回路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72)设置在所述出液端,用于检测所述出液端的第一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73)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供液端,用于检测所述供液端的第二压力,
所述旁通阀门(71)用于当判定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时,由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51)上还设置有泄压阀(53),所述储液单元(50),还包括:补液罐(54);
所述补液罐(5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气阀(55),所述补液罐(54)的顶部进液口连接于所述储液罐(51)的泄压阀(53),所述泄压阀(53)开启时,所述储液罐(51)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泄压阀(53)流入所述补液罐(54);
所述补液罐(54)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补液泵(56)和补液电磁阀(57)连接于所述储液罐(51),所述补液泵(56)和所述补液电磁阀(57)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补液泵(56)中的冷媒泵入所述储液罐(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51)上还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储液罐(51)中冷媒的液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过滤单元(60),所述过滤单元(60)设置于所述板式换热器(20)的供液端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进液端之间,所述过滤单元(60)用于过滤所述冷媒中的杂质,所述过滤单元(60)包括过滤器(64)和三个手动阀门,
其中,第一手动阀门(61)和第二手动阀门(62)串联于所述过滤器(64)的两侧,第三手动阀门(63)并联于串联后的所述第一手动阀门(61)、所述过滤器(64)和所述第二手动阀门(62)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冗余式供液单元(40),所述冗余式供液单元(40)设置有两路并联的循环泵,任一路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液阀门,且输出端设置有出液阀门,其中,所述出液阀门为单向阀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和电动阀(13);
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供液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1)用于测量由所述板式换热器(20)流入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冷媒的温度;
所述电动阀(13)设置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单元(10)的进液端,所述电动阀(13)的开合度正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测量的所述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8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出口配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纵向力检测装置及轨道车辆